首师大333、广州大学333统考



首都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加入统考教材对比
对于近期频繁出现有特殊院校加入统考的消息,很多同学非常的惊慌,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所学习过的东西一定是算数的,不要否认之前自己的努力。那么小马老师就跟专业课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一下考《教育学基础》的院校换统考后怎么转换复习思路。
首先,大家会说全国333不等于统考333,确实是两个概念。但是全国333是有自己的考研大纲的,所以大部分机构的讲义、背诵资料都是在这个大纲的基础之上增删内容形成的。所以说这个大纲可以作为目前比较慌乱情况之下的复习资料来看待。(图1)
其次,这本大纲是参照《教育学基础》(图2)《教育学》(图3)两本教材的基础之上编著而成。所以说即使学校加入统考也不需要慌张因为你已经学到了部分的知识。教育史的参考教材就是大家平时所学习的内容。教育心理学则比较偏向于张大均老师的教材,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最后,复习建议。
1、针对统考后的教育学原理或者教育学基础,如果拿不定主意,请大家两本教材共同去复习,互相作为增补内容。那么具体建议如下:
(1)关于教育学、教育功能的知识点依然参照十二校教材。也就是重点看十二校教材的第一章。这里背起来比较简单。
(2)关于教育功能的类型具体看,了解个体功能社会功能看十二校教材,好理解。但是教育与人的发展和教育与社会看郭、王教材。细致好背。
(3)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的名词解释背十二校的内容,其他知识点参照郭、王教材。
(4)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参照十二校教材、其他全部参照郭、王教材。(这部分细节与实操题目很多)。
(5)德智体美劳内容参照郭、王教材(十、十一、十二、十三),重点德育,其他次重点。
(6)教师和班主任的知识点看郭王教材、学生知识点看十二校。
(7)学校管理看郭王教材、教育改革在十二校最后一章,尤其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2、教育心理学部分陈琦刘儒德老师的教材要比张大均老师教材的学理性更强,所以统考之下教心难度会降低一点点(针对首师大而言),但是对于广州大学来说教心难度会增加一些。
3、中外教育史按部就班就可以,但是可能细节要多抓一下。研究方法待定(后期学也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