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考研: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招生报考分析!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岑老师对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介绍、报考条件、报考流程,招生信息、复试分数线、复试细则、录取办法,复习规划、辅导课程等几大方面。
一、学院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1998年正式组建,其前身最早可以溯源至1939年陕北公学设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后历经华北大学、华北联合大学演进,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经济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学2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中国经济”全英文硕士班、理论经济学硕博连读实验班等8个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201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获批的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之一。 在教育部进行的国际商务(MIB) 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MIB)位列全国第一。该项目自创立以来取得优异的就业成绩,国际商务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主要分布在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事业单位等,还有部分学生赴海外工作、升学深造等。
国际商务方向(方向代码: 01) :
国际商务方向着重培养具备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国际商务基础理论和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的人才;培养能够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等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国际化商务人才。
互联网+方向(方向代码: 02) :
"互联网+"方向着重培养具备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了解并掌握以大数据、 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与数字商务知识、学习和理解现代产业知识和新型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及经营理念的现代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能够胜任新经济背景下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国际化商务人才。
二、报考时间流程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初试时间:2022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3.复试时间为2023年3月上旬,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或报考学院网站。
三、招生信息
研究方向:
025400国际商务
01国际商务
02互联网+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
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学制:2年
备注:
本方向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四、专业课参考书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①《国际商务》韩玉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国际商务》希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
③《国际金融》姜波克,第五版
④《宏观经济学》,高鸿业
备注:以上参考书目源于学长学姐推荐,仅供参考。
五、复试数据(不含援藏计划)
2023年复试线:政治60/外语60/业务一90/业务二90/总分355;
2022年复试线:政治60/外语60/业务一90/业务二90/总分388;
2021年复试线:政治60/外语60/业务一90/业务二90/总分392;
录取信息:
2023年:一志愿复试68人,录取55人;录取最高分417,最低分355;
2022年:一志愿复试67人;调剂录取55人;录取最高分406,最低分383;
2021年:录取52人;录取最高分423,最低分393;
六、复试细则
2023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
2.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
3.笔试分为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 2 小时;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 1 小时。
加权总成绩计算:
1.复试总成绩的计算:
复试总成绩=专业综合笔试成绩+外语笔试成绩+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外语面试成绩
2.加权总成绩的计算:
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
录取原则:
1.复试各科目均需及格,否则不能录取。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150分及格;外语面试,60分及格;专业综合笔试,60分及格;外语笔试30分及格。
2.对于复试各科目成绩均及格的考生,分方向按加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七、备考规划
人大经济学院和商学院都有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经济学院国商又分为传统方向和互联网方向,两个学院的初试内容相同,但专业课分开改卷,且商学院招收人数较少。人大并没有公开报考人数,但在国商考研这一块,人大的难度一定是全国top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报考人大的名校生源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二战、三战的人数众多,且人大专业课全部是主观题,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在备考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一定水平。
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八、新祥旭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集训营闪耀登场
近年来,考研竞争越发激烈,不少同学包括大一、大二的学生也陆续加入备考圈。今天,新祥旭岑老师就来回答近期很多考研新手关心的关于“要不要报集训营?”以及“什么时候上课合适?”的问题
有一说一,如果你本身自学能力和自律性都很强,没必要大一、大二就早早准备,毕竟备考战线太长到后期是真的挺累人。再者,如果咱实力一般,但就想提升学历,这类学生适合走“选择大于努力”的路径。相信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准备,也能轻松上岸。但是,我们大部分选择考研的人不就是因为不满足于本科的背景亦或有远大的梦想待实现,才加入这场大战么?所以说,如果你底子一般,如果你要冲击顶尖学府,如果你要一战如愿,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还可以,那岑老师建议大家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准备,通过在集训营学习,感受学习的氛围、备考的压力,还能与优秀的前辈交流学习。那关于咱们新祥旭考研集训营的情况,岑老师借着这个机会详细给大家说说:
新祥旭作为考研行业更有竞争力的教育品牌。从2005年创办至今,一直深耕学历教育,“以学员一次性考入目标院校专业为导向”,打造具有全学科辅导的教育生态,帮助更多的学员顺利圆梦。新祥旭考研集训营的课程设置相对其他机构更加科学,会根据学生的考研时间进行分班,比如对大一大二提前准备的同学来说(特别是跨学科的),数学勉强是高中的水平,如果是和今年要考试的同学一块上课,想必是困难重重,越听越困吧。对此,新祥旭开设了探花私塾营、榜眼私塾营以及状元私塾营等三种全年课程,同学们可以随时入营学习(提前和负责老师报备哦),也可以一直学到考研结束。
当然,也有同学跟岑老师抱怨说:提前学可以,但是我不考数学,还花一样多的钱,也太亏了吧?在这里,岑老师再次强调,新祥旭集训营课程设置非常科学且合理!报考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相同专业不同学校、相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同学哪怕报名的是同样的课程,收费也并不是一刀切的单一标准,毕竟学校以及专业存在差异化,各项成本指标不同,所以定价也划分了一定的区间,实实在在为同学们节省经济开支。再者,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来说,意味着要面对2门自命题科目,自命题怕的就是信息差,这就增大了复习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不过,咱们新祥旭集训营课程里有提供专业课辅导服务,有需求的同学选择对应课程即可。
总之,不管是提前备考,还是今年考研;也不管是考数学,还是考大综合专业课。新祥旭考研集训营都能为大家提供针对性服务:
1)报考院校专业的考研情况介绍;
2)根据学员基础情况,制定专属授课方案和授课计划;
3)初试科目的参考书目知识点系统讲解;
4)初试科目重点、难点、高频点的精讲;
5)提供本专业考研真题笔记等考研资料;
6)历年真题模拟练习及讲解,答题技巧指导;
7)从报名到考研结束,全程课下答疑及跟踪服务
最后,再一起来看看新祥旭考研集训营全年课程安排:

新祥旭集训营环境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