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44 新托玛斯主义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44、新托马斯主义
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在帝国主义时期的复活。自从一八七九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以特别《诏书》宣告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为天主教会的最高哲学权威以后,托马斯的经院哲学就重新复活,逐渐成为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个流派。它开始流行于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意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流行于美国。主要代表有法国的马利旦和吉尔松,美国的哈林顿和柯林斯,比利时的德·雷曼凯尔,西德的洛兹和德·弗里斯,奥地利的威特尔等。
新托马斯主义是一种公开的宗教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居于存在与非存在界线上的纯粹的可能性,只是“渴望”存在,还不是实际上存在,要由形式来赋予物质以实际上存在的权利,而最高的形式就是上帝。它宣称世界的历史是由上帝自由制订的永恒计划的实现,上帝本身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目的,“人只有与上帝联系在一起才能受到尊重,因为他的一切 包括他的尊严在内 都是从上帝那里来的”[1]。这完全是一派胡言。
新托马斯主义者尽管不得不放弃托马斯所坚持过的“地球中心说”,但又顽固地坚持理性[2]与信仰[3]一致并从属于信仰的反动观点,叫嚷哲学家绝无资格否认神学对哲学所拥有的种种权力。新托马斯主义认为有两个世界:即经验世界和超经验世界。经验世界是表面现象,超经验世界才是本质,人的理性只能认识经验世界,超经验的世界必须靠信仰去把握。它宣称宗教是最高真理 天启真理的保卫者,上帝自身的本质不是人的理性所能认识的,只能通过天启真理显示出来。马利旦认为科学只认识可以观察到的东西的空间一时间的联系,而不能认识存在;只有信仰才能认识存在。波尹尔叫嚷:“没有上帝的帮助,理性也不可能解释宇宙”[4]。因此,他们认为人的理性认识不能和上帝的启示[5]相对立,科学家必须承认宗教信仰,不得干涉宗教。这和中世纪的托马斯一样,新托马斯主义者力图把科学变为神学的婢女。
新托马斯主义极端仇视马克思主义,它诬蔑马克思主义是“对科学的一种破坏”、辩证法的发展观“破坏了事物”;并恶毒咒骂马克思主义是“隐藏的、魔鬼的、非人性的力量”,叫嚷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抵抗”。与此同时,它还公开鼓吹资本家与工人彼此相互依赖是绝对必需的,劳资调和是上帝规定的合理性的表现;私有财产制度是人的个性的必然表现;还胡说什么美国不仅“越过了”资本主义,并且已经“越过了”社会主义。这充分表明新托马斯主义是地地道道的垄断资产阶级的御用哲学。它的出现,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当权的资产阶级由于惧怕日益成长壮大的无产阶级而支持一切落后的、垂死的、中世纪的东西”。[6]
注:
[1] 《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416页。
[2] 哲学、科学。
[3] 宗教迷信。
[4] 《共产主义哲学》。
[5] 即宗教信仰。
[6] 《列宁选集》第二卷4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