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设计艺术(Jesse N. Schell)自用笔记(10)

第十章:体验在玩家的脑中
10.1 建模
现实世界中,我们的头脑还能勉力维持,全靠把现实简化,才能理出头绪,我们的头脑不直接处理现实,而是处理模型。
掌握精神模型:寻找那些“不加细想,都感觉很自然”的事物。
我们内在的视觉处理系统会在每个物体周围画出线条,帮助大脑完成任务,通过线条,我们能感觉出场景中哪些东西是独立的物体。
人们之所以觉得卡通,动漫看起来舒心,有部分原因便是大脑理解画面更省力,
大脑每天都做巨量工作,将复杂的现实浓缩简化成精神模型,以简化记忆,思考,处理。不仅视觉如此,人际关系,评估风险和收益,进行决策都要如此。
身为游戏设计师,一定要对这些精神模型多加关注。每个游戏都有一套简单规则,让人轻松消化处理。玩游戏锻炼我们消化简单模型以及对其进行试验的能力,而后可以逐步进阶到现实世界的复杂事物,最终应对自如。
10.2 专注
鸡尾酒派对效应:我们都拥有强大能力,就算满屋的人同时说话,也能集中精力在单独的对话上。
心流:完全专注于一个活动中,并感到高度的乐趣和满足感。
在活动中令玩家进入心流状态:
目标清晰:人有清晰的目标,才更容易集中精力于任务。
没有干扰:干扰会从当前任务上偷走专注力。
反馈直接:每次行动后都要等待一段时间才知道效果,人很快会分心,反馈及时,人就易于保持专注。
持续挑战:人类喜爱挑战,但人类喜爱感觉可以完成的挑战。
心流必须设法保持在无聊和挫败之间的狭隘区间内,两侧的不愉快体验都会令头脑转移注意力,去关注新的活动。


加大挑战,继以奖励:奖励通常是能力增强,带来一段难度降低的轻松期,随后挑战会再度升级。

10.3 共情
身为人类,我们有一种惊人的能力,可以自己投射到他人的立场上,每当运用这种能力,我们就会尽全力思他人所思,感旁人所感。
当然,大脑都是通过精神模型完成这些的,我们并非与真人,真动物共情,而是与精神模型共情。
我们游戏设计师要一样运用共情。但不限于此,我们还有一套新的交互共情的方式。游戏就是解决问题,而情感投射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10.4 想象
想象力是一种人人拥有,却习以为常的超凡能力——每一个人在日常交流和解决问题时,都要进行日常想象。
游戏不必给出所有细节,玩家自会将其补完。而了解应该给玩家展示什么,有应将什么留待想象,就是艺术了。

自用的一些学习笔记,感觉存在这里更容易找到而且不会丢失,也欢迎路人借鉴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