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 东北铁道旅+神户马拉松10日行|D2-4|京都铁道博物馆(中)

第二日(四)京都铁道博物馆(中)
本馆二层以“体验”为主,体验铁道的方方面面。
这个沙盘体验是对新干线ATC(Automatic Train Contral),即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讲解。操作者按照信号对沙盘上的模型进行加减速的操作,一旦车速超出ATC曲线则触动自动控制系统减速;具体速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沙盘的第三方视角,也可以从面前屏幕的驾驶室第一视角观察。在这个沙盘上运行着从0系开始到N700系各个时代的新干线电车,非常直观的体验到随着时代发展,ATC系统在列车安全行、行车效率、旅客舒适性等各方面的提升。面前这台模拟器是500系新干线电车,采用的是多段ATC减速。正如照片一样,操作台前围满了排队的小朋友,去和人家抢实在不好意思(好意思也抢不过),所以就只能旁边围观了。。。

小朋友们看沙盘,我在旁边看具体的文字图标说明:这里比较500系与最新N700系的ATC减速曲线,右侧的N700系采用一段ATC,减速曲线更加平滑代表更好的舒适性,起始减速点的推后代表减速所需距离的缩短,做到了行车效率的提升。非常深入浅出的讲解。

“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体验,教小朋友如何在火车站购票以及乘车。这个售票机和改札口真实还原了京都站南北自由通路的改札口,最为可贵的是,显示屏上面的车次是按照当天真实的时刻表显示的,与京都站南北自由通路改札完全同步进行更新!这个认真程度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售票机“发售”的车票则是这样的“纪念车票”,凭这个车票可以通过旁边的闸机,左上为成人票,左下为小孩票,右上为已经通过闸机,打印过进站标志的成人票。这个闸机也不是做做样子而已,闸机设定了只有这个纪念车票可以正常检票,用其他车票以及Icoca卡刷卡的话会如同车站的闸机一样报错;已经检票的纪念车票再塞进闸机也会报错。“通过自动售票机购票,并利用闸机检票”对于现代人来说算是必备的生活技能,但这种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与训练,这正是这个体验所希望起到的作用。

这个小朋友就在尝试“使用已经检票的纪念车票再次通过闸机”,闸机显示出禁止进入的标志。

玻璃外壳的改札机,让观众可以看到改札机内部印字、打孔等运作过程。


下一个片区是炙手可热的模拟驾驶,不意外的要抽整理券,同样不意外的然后下午三点全天的整理券就预约满了,更不意外的是所有模拟器上面坐的都是小朋友,所以我根本就没抱任何希望。。。这里要奉劝一句,作为时间相对灵活的海外游客,无论在日本的哪座铁道博物馆,如果想体验模拟驾驶,一定不要选择假日,否则你是不可能排队排过这些小孩子的。日本家长宠小孩的程度更甚于中国,很多父母都会替小孩再抽一次整理券,然后让小孩连着开两三圈的,这个没办法。。。

话说永远不要低估小孩对火车的热情,周末的铁道博物馆里,到处都是小孩,而且说实话不少都属于“不分国界熊孩子”的范畴,比如在展览的车辆上爬上爬下,家长也只是象征性的管一下而已。。。JR西日本为了服务好小朋友这样的重要客群做了很多特殊的工作,比如专门安排了针对小学生的导览与讲解,免费发放机车车辆的纸模型并由大姐姐带着折纸等等;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则在本馆二层安排了这样一个儿童游乐区,正中间的是JR西日本北陆新干线W7系动车组的头车模型。

沙盘展示,据说是现在日本最大的铁道模型沙盘,每小时运行一次,限定250人参加,也是要抽整理券。铁道模型不是我的兴趣,也就没去抽整理券(这个想抽肯定能抽上),而是在运行结束之后排了张照片,远端可以看到很醒目的旧余部铁桥。

关于“铁道调度系统”的展示,墙上展示的是JR西日本山阳新干线中央调度系统,实时显示在山阳新干线上所有列车的运行情况;同时播放影片进行具体的讲解。

“教你看运行图”,这个算是专业性更强的深入讲解,毕竟运行图这种东西一般旅客很少接触的到。举了山阴本线一段真实的运行图来讲解运行图上点、线、坐标、各个标志的含义,以及运行图的铺画方法。配的讲解非常专业且细致,例如其中第3条线的讲解:“5003M次是京都站11点25分35秒发车的下行特急列车,因为斜率大,所以运行时间短”,这个讲解很清晰的点出运行图上运行线斜率与列车速度的关系。日本都会圈的列车运行图是以5秒为单位精确排布的,中间这12个标志就是运行图上“秒数”的表示方法,这个是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

接下来是机务的介绍,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床,而是机车乘务员和站员专用,配备“自动起床装置”的床,床垫下面有个气垫,到了起床时间气垫会鼓起来把人叫醒。

票务的介绍,从国铁第一代新干线半自动化售票系统到如今电子售票系统的发展历程。

铁道与文化。日本的生活与铁道不可分割,也因此发展处特有的铁道文化,这里分饮食、兴趣、影视、名言、文学、绘画6个方面介绍日本的铁道文化。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饮食”的文化,全日本各地的特色铁道便当是最容易想到的,更有一些铁路特色饮食的介绍(如JR西日本高端观光寝台列车“Twillight Express瑞风”的餐饮介绍)。

有点意外的展示,JR西日本的铁道博物馆居然给自己的竞争对手——关西都会圈的几家大手私铁留了一个展览空间!从左到右分别是阪急、京阪、阪神、近铁、南海,这几家私铁与JR线以及一些相对小规模的铁道业者,共同构筑起关西都会圈无比发达精准的铁道网络。

进入特展展厅,这是京都铁道博物馆开馆以来的首次特展!首次特展绝对分量十足:“寝台列车的轨迹”!通过寝台列车的相关文物、图片重现寝台列车从草创期到全盛期再到新时期的发展史,展示寝台列车这个日本铁道发展史上重要符号的魅力以及搭乘寝台特急旅行的特有乐趣。尤其在“北斗星”“仙后座”“Twillight Express”三大寝台刚刚退役,“九州七星”“四季岛”“Twillight Express瑞风”三大新寝台开始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东海道本线客车寝台特急濑户/出云,1972年-2006年运行;后被动车寝台特急Sunrise 濑户/出云取代,寝台特急Sunrise也是现在JR全系统内唯一保留的定期寝台列车,自东京开往高松(琴平)/出云市。

本次行程中也搭乘了寝台特急Sunrise号

伴随着国铁分隔民营化与青函隧道开通,1988年,寝台特急“北斗星”开始运行于上野与札幌之间,全盛时每天3往复。“北斗星”的推出,改变了寝台特急原本“利用夜间进行更有效率移动”的定位,更加强调体验旅途中的乐趣;也因为这样的定位及豪华舒适的设施,一经推出即大受欢迎,始终保持着相当高的搭乘率,直到因应北海道新干线的通车,于2015年在快门声与掌声中华丽退出历史舞台。

同样因应北海道新干线开通退出历史的还有“Twillight Express”,由JR西日本与JR北海道运营,往返于大阪与札幌的寝台特急。在“北斗星”的基础上,“Twillight Express”更加注重列车的奢华、舒适、高品质服务,强调“旅途本身”的品质;自大阪出发后,列车沿日本海纵贯线一路北上,旅客可以在长达23个小时的运行时间内享受不同时节特有的旅行乐趣。

“Twillight Express”在日本的寝台列车之中,首次提出了“SA2”寝台的概念,就是2人用豪华寝台套房,提供铁道旅行的极致享受。列车退出历史之后,这节豪华寝台(25型501号车)也进入京都铁道博物馆进行展示,就是左边这一节。很遗憾的是,出于文物保护目的,这节车平日不开放一般参观(但每年还是会有几天特定开放的),也无缘一睹真容,不过即使从外观也一眼就能看出列车的奢华。


由于Twillight Express在JR西日本的地位,退役之后差不多全列车都收入了京都铁道博物馆,这个室外的展示区更是命名为“Twillight广场”,另一侧是列车在本州一段使用的EF81型103号电力机车,涂装是“Twillight Express”的深绿色,此外展出的还有列车餐车;B寝台车、B2寝台车等其他车辆也会在将来轮流展示。

回到特展展厅之内,行走于日本列岛各地,各次著名寝台列车头牌的展示。

日本也曾经进行过高速动车组寝台列车的研发,就是这台新干线961系试验电车。高速动车组寝台在技术上并没有本质困难,但是夜间运行上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成本投入与回收不成比例,也就没有成为日本的发展方向。

1961年11月寝台列车全盛期的时刻表。当时全日本运行着18对寝台特急,还有更多的寝台急行(如东北本线、常磐线寝台急行)与附挂寝台车的普通列车,这是日本寝台列车的第一个高峰;第二个高峰则是青函隧道通车之后开行了连接本州与北海道的寝台列车。曾经的寝台列车承载着日本的发展与乡愁,而全面进入高铁时代的日本,寝台列车时刻表仅仅剩下这半页(2016年12月JR时刻表中寝台特急部分),多少有些感伤。


“JR九州 九州之星”“JR东日本 Royal Suite四季岛”“JR西日本 Twillight Express瑞风”作为21世纪最新的寝台列车,已经不再是长距离运输的一种工具,而是通过豪华的寝台设备、高档次的服务、精心设计的旅行路线,营造出铁道旅行的极致体验,将日本寝台列车的魅力与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特展的参观意犹未尽的到此结束,接下来参观博物馆的室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