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藏用】战舰世界中白龙号装甲航母的数据资料

本专栏仅为个人收藏用,并不提供任何游戏指导信息。


旧日本帝国海军SG-15超改大凤型航空母舰方案 白龙(IJN Hakuryu)
由于现实世界中并没有造出白龙号航空母舰,此处列举的数据为游戏中的数据。
长:285.28米
宽:30.4米
水面以上高度:34.71米
吃水深度:9.7米
排水量:45780吨(满载状态)
动力:240000匹马力
最大航速:34.5节

右舷前方视角,作为大凤级装甲航空母舰的后继发展推演型号,白龙继承了大凤的封闭式舰艏甲板,并将烟囱向右侧方向延申排烟。

左舷前方视角,作为游戏中日本海军拥有最大机库容量的航母,白龙的整体轮廓自然非常宏伟

舰艏正前方视角,虽然是从未被建造出来的战舰,但是舰艏依然有十六瓣八重表菊纹的巨大纹章,甲板没有倾斜角度,是比较传统的航母甲板布局。

舰艉正后方视角,白龙的甲板上密密麻麻停满了飞机,甚至一直停放到甲板降落的指示线上。舰艉的正后方有防空炮机位,在执行起降任务时恐怕需要清空。

左舷正侧面视角,由于航母都是非对称的上层建筑,所以我会分别提供左右舷的视角。

右舷正侧面视角,舰岛采用了向外倾斜的设计方式,同时烟囱也是向右侧放排烟的。

俯瞰视角,甲板上停满了飞机,每次出击的编队可以说是声势浩大。

舰艏俯瞰视角

舰艉俯瞰视角

副炮与对空防御火力配置
九八式65倍径100mm高平两用火炮(搭载在12座双联装炮塔中)
虽然游戏中无法实现对空射击,但是这种副炮可以提供外圈的防空火力

五式60倍径40mm防空机炮(搭载在22座二联装炮座中)



舰载机配置
攻击机:神崎A8M 陆风攻击机(A8M Rikufū)
每个中队9架飞机,实行一共3个波次的空袭。
每架飞机挂载6枚五式六番九号高爆火箭弹(即60kg的高爆火箭弹)

鱼雷轰炸机:中岛J5N 天雷攻击机(J5N Tenrai)
每个中队12架飞机,实行一共6个波次的空袭
每架飞机挂载1枚九一式空射鱼雷改七型

俯冲轰炸机:中岛J5N 天雷攻击机(J5N Tenrai)
每个中队12架飞机,实行一共4个波次的空袭。
每架飞机挂载1枚九九式八零番五号航空穿甲炸弹(即800kg的航空穿甲炸弹)


实战演习时的记录
战舰航行状态的照片



舰载机攻击行动的照片









白龙号航空母舰的方案是“SG-15”,实际在历史中并不存在这个方案,这是Wargaming工作室根据大凤级航空母舰的数据资料“合理推演”而出的“超级改大凤型”航空母舰。而大凤级航空母舰是日本第一艘装甲航空母舰,本级舰按计划只建造一艘,具有一定实验性质,后续将会建造发展型。而在讨论设计大凤级(G-13),乃至更早期时,日本海军中一直有双发重型舰攻上舰的想法,由于舰攻用航空发动机开发遇到了阻碍,从1939-1940年开始,双发舰攻上舰的想法被重新提出。
在崎长嘉郎少佐于1940年7月作成的文件《将来计划航空母舰的相关研究》中,便提到了一种运用双发舰攻的“300m超大型航母”的私案,该方案使用双层机库、无舰岛的全平直甲板。在崎长少佐提出私案的同时,军令部和舰政本部方面也在构思类似的双发舰攻母舰,这就是G-14方案。
而后由于中岛公司“誉”发动机的成功研制,以及搭载该发动机的“流星”、“烈风”等攻击机的生产,航空发动机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双发舰攻上舰的意义急剧缩小。加之战争的逼近以及其他各种原因,G-14的开发最终被放弃,转而设计与大凤搭载性能类似的装甲航母,也就是后来的G-15,即后世非官方通称的“改大凤型”。
白龙号航空母舰(SG-15)是Wargaming工作室在G-15方案的基础上,放大船体、增加武备、装甲乃至轮机,自行论证设计的航空母舰,其满载排水量达到45780吨,飞行甲板长宽以及整体尺寸则可以匹敌美国海军的中途岛级航空母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