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 第23课(2)

2022-08-07 18:49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日本的侵略势力伸向华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而国民党政府则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北平五六千名大中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请愿大游行。学生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现抗日。示威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武装军警的镇压,学生有受伤和被捕。之后,北平学生又迅速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宣传抗日救国。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迅速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响应和支援。这次学生运动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事件。1936年10月蒋介石坚持“剿共”政策,逼迫张、杨继续“剿共”。12月4日,蒋再度到西安督战,逼迫张、杨服从“剿共”命令。民族矛盾国难当头吗,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杨决定实行“兵谏”,迫蒋抗日,当天在蒋的行辕临潼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同时在西安城内逮捕了蒋的军政要员陈诚等10余人。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救国主张,这就是震动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前的合影,左起:张学良、杨虎城及蒋介石

西安事变和解: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亲日派竭力策动“讨伐”,企图取蒋而代之;亲英美派则主张用和平方式营救蒋介石,反对马上“讨伐”。国民党内部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日本和英美之间的矛盾。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政治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应张、杨之邀,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和红军代表团到西安参加谈判。12月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25日,蒋介石返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制造的事件。1937年7月7日晚,驻北平丰台日军在北平卢沟桥附近举行实弹演习。夜11时左右,日军谎称“失落日兵一名”,要求进宛平县城搜索。中国方面断然拒绝。日本利用夜幕包围宛平城。7月8日晨,日军向宛平城开枪,炮轰卢沟桥。守卫卢沟桥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英勇反击。中共立即通电全国,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生路!全国各阶层的爱国群众也纷纷动员起来,共赴国难,要求政府实行抗战。虽然二十九军官兵奋力抵抗,但伤亡惨重,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平津先后失陷。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 第23课(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