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三桂儿子是驸马,为何不老老实实接受削藩当个富家翁?

2023-02-21 00:06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吴三桂一看康熙帝是来真的,于是马上起兵造反,至此拉开了三藩之乱的序幕,结局大家也清楚,三藩之乱被康熙帝平定,成为他的功绩之一,而吴三桂因为其反复无常的行为,被人称之为“三姓家奴”,可谓是遗臭万年。


那么吴三桂为什么要造反呢?


想必有些人很疑惑,认为吴三桂儿子是驸马,有着这层关系,加之康熙帝也是宽仁之君,不至于对他卸磨杀驴,他要老老实实接受削藩,当个富家翁安心养老不是挺好的吗。


其实这背后并没有这么简单,吴三桂之所以造反有着多方面原因的,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到了他那个位置,即使他同意,他的部下也不会同意,还会集体反对,稍有不慎,不用康熙帝动手,他就会死于内乱之中。


先来说说老生常谈的原因,吴三桂之所以造反,有着老老实实接受削藩,即使康熙帝是宽仁之君,也不一定百分之百代表他可以得以善终的因素。

即使是千古仁君宋仁宗在位时期,也发生了名将狄青被文官集团打压之下,下放到偏远地方,最终郁郁而终之事,而宋仁宗之所以没有力保狄青,也有猜忌他的意思,由此可见君心难测;所以吴三桂即使老老实实接受削藩,也不代表他百分之百可以安享晚年,说不定哪天康熙帝一个不高兴,或者是西南统治不安稳,害怕吴三桂利用旧部威胁朝廷,直接将其铲草除根呢?


其次吴三桂其实野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他的野心从来不是天下,而是想要成为如同明朝沐氏那般,世守云南,使吴氏一族成为当地的世袭土皇帝。


为了这个目标,吴三桂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为了表忠心,吴三桂甚至主动要求擒下清廷都已经想要放弃的逃到云南的永历帝朱由榔,擒获以后,为了防止永历帝被押往北京路上发生什么变故,更是在云南昆明将其绞杀,可以说吴三桂如此卖力,就是想要清廷默许他在云贵一带的长期统治。


但结果是吴三桂卖力表现了一番,不惜背上绞杀旧主的骂名,与前明彻底切断关系,清廷还要卸磨杀驴一般撤藩,所以吴三桂自然是不同意,于是就造反了。

当然除却这些大家老生常谈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吴三桂的部下肯定不会答应削藩,这些人集体反对的话,吴三桂非要答应的话,那么风险也是很大的,说不定就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我们来看看吴三桂军队的组成,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长期在南方保持半独立的存在,因为其特殊性,因此李自成、张献忠的旧部多有投奔吴三桂的,甚至可以说吴三桂统治的地方,已经成为对清廷不满者和野心家的收容所,成分很复杂,多是桀骜不驯者。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到了吴三桂这个位置上,虽然看似风光,但是涉及到撤藩放弃权力这种事情上,吴三桂其实选择的余地很小,因为他的部下多是对清廷不满者和野心家,他如果放弃了抵抗,那他们怎么办呢,所以他们肯定不会答应的,吴三桂如果真的同意撤藩,这些部下,怕是会杀了他,重新立一个反抗清廷的人。


可能有人认为这种说法言过其实了,其实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为什么很多权倾朝野的权臣,尤其是像曹操这种白手起家的特殊权臣,不论他想不想代汉献帝而取之,下面的人肯定是想让他取之,因为他这个实际统治者成为皇帝的话,下面的人肯定也会跟着更进一步,如果他一直在丞相位置上徘徊,等于下面的人上进之路也堵死了,所以即使曹操活着的时候没有取汉献帝代之,但他死后儿子曹丕马上顺利取汉献帝代之。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实权人物到了一定位置上虽然大权在握,但在某些事情上,选择余地很小。


同理吴三桂也是如此,即使他同意撤藩,他的部下肯定都不同意,因为吴三桂同意撤藩的话,他们这些不只是没有了上进之路,连庇护的场所都没有了,所以这也是吴三桂反对削藩,坚决起兵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吴三桂儿子是驸马,为何不老老实实接受削藩当个富家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