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小宝宝的妈妈们,有一半其实并不开心?
本文作者:无奶树 | 公众号:biokiwi
本文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抑郁 产妇 压力
“生了!生了!”
镜头切换到母亲淡淡的微笑,在这之后往往是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开始……
这种充满既视感的画面,其实也和我们的认知基本相同:生完孩子的母亲,应该是幸福,快乐,而且无忧无虑的。

但是在全家人开开心心庆祝的这个时刻,理应最幸福的年轻妈妈们,有时候其实会面临一种可怕疾病的风险,这个疾病屏幕前的你也不陌生:
抑郁症
或者准确来说,是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

这大概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其实小编也不是很了解,这里就引用一下知乎的一个高赞回答:
由于在外地生产,我出院后借亲戚家坐月子,家里全是人,亲戚一家、月嫂、来探望的朋友,从早到晚像走马灯一样。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和孩子在一起,但不断有人来抱孩子,我连喂个奶都要抓紧时间。没人关心我累不累、伤口痛不痛,每个人都在问“有没有奶?“好像我不是一个人,只是一头奶牛……除了这一切,我还要忍受周围的争吵。因为家里人多,难免起冲突,而我夹在中间,每次家人吵架都不忘告诉我“还不是为了照顾你!”。……我像个神经病一样,每天哭着对孩子说对不起,哭着看着天空,心里不断想着如果我跳下去,就不会有人因为我生气,我这么没用也不会再给别人添麻烦,我就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作者:赵ashley小胖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57127/answer/140255266
来源:知乎
想起了之前常常看到的不少新闻:比如产后抑郁的妈妈自杀,甚至会带上自己的孩子一起自杀。
又或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师兄在聊天的时候说起亲戚因为产后抑郁而自杀,而产生了想去了解,然后告诉大家的想法。
这样的事件可能就在你身边发生,妈妈们生完宝宝,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而妈妈在大家眼里却要承担各种责任:在经历过身体的艰辛后,还要提供母乳,并且还要照顾孩子,有时候甚至无人倾诉。
谁又还记得她们经历过的身体上的折磨以及被环境压力所压迫的感受呢?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心理问题呢?其实从这个例子中相信你也可以推断出一些:周围的环境压力、家庭争吵、孕妇焦虑等等。
一项对过往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影响产后抑郁的最主要的一些外部因素,包括孕妇怀孕期间对未知的焦虑;在产后期间发生的其他关乎人生的大事(诸如亲人去世、离婚等等);身边亲友不能及时给予产妇支持等等。

除了外界环境影响,产妇自身的激素水平也很重要。
在怀孕期间,孕妇体内的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分泌会快速上升,这些激素有利于大脑神经的保护,促进血液循环并且提供一定的愉悦感。
而在产后,激素的含量会突然下降,与之伴随的大脑波动,很可能会导致情绪不稳定,这时妈妈们看待事物的看法,可能就和产前会很不一样了。

虽然妈妈们可能会感到悲伤、焦虑、忧郁,但是她们内心往往不为人所知。
而这需要的是家人朋友给妈妈提供更多的关照与关怀,同时更重要的是定期的心理检测。
比如在美国,很多地方医院会在产妇产后,特别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并且展开特定的抑郁症筛查工作,在过去几年中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也有相关的建议与努力。
国内医院似乎没有严格要求进行的心理检测,但是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来解决这类问题。
能进行提前的预防,永远比病发后进行治疗更有效。

但是如果真的被医生确诊了产后抑郁症,目前也有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如心理咨询,谈话(话疗?),通过这样一对一的交谈,可以改变消极的观念,改善人际关系,达到治疗抑郁的效果。
当然也会有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方式,这些药物能帮助调节大脑的化学物质,让由于激素改变导致的“风波”平静下来。但是这类药物往往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也需要根据医嘱使用。
除此之外,最近3月份还有一款称作专门治疗产后抑郁的药物Zulresso问世了,这款药物的特点是起效会比传统的药物更快一些。
虽然我们目前对于抑郁症了解仍不深,但是一般的药物+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往往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内容:
有些爸爸们也会有“产后抑郁”?

这类“爸爸型”的产后抑郁症,往往和妈妈们的产后抑郁症有关:由于妈妈的抑郁,间接地影响到了爸爸,或者是因为孩子的出生,导致了爸爸的情绪发生了波动等等。
有研究发现,在妈妈发生产后抑郁症之后,爸爸有大约50%的可能性也会出现抑郁症,这可能是当有一方出现抑郁情绪时,对伴侣有一定的影响。
而这样的抑郁情绪,涉及的可能与环境因素就更多了,此处也不做过多的讨论。

说回妈妈们的产后抑郁,开头的那种画面,可能要多加点小心和谨慎吧。
这个和抑郁症相关的话题,最重要,也是最需要得到改善的,其实不是抑郁症相关的治疗方法,而是如何意识到妈妈们有没有抑郁症倾向。
如果能在产后进行全面的心理关照,妈妈们周围的人对她们给予更多的关心,那些因为产后抑郁自杀的新闻,想必会少很多吧。
最后,给大家附上我们收集到的生命热线
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 400-161-9995
北京自杀研究防治中心专线 010-82951332
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020-81899120
上海生命线 021-6279 8990
相信你应该用不上吧
但该用的话,千万不要犹豫!
参考资料:
Robertson E, Grace S, Wallington T, et al. Antenatal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synthesis of recent literature[J].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2004, 26(4): 289-295.
Postpartum Depression Fact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O'hara M W, McCabe J E. Postpartum depressi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13, 9: 379-407.
Goodman J H. P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its relationship to 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health[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4, 45(1): 26-35.
产后抑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知乎,赵ashley小胖
如何看待首款产后抑郁症药 Zulresso 问世? -知乎,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