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乘风破浪的姐姐》稳坐网综C位?
突然定档,突然开播,依然不影响《乘风破浪的姐姐》迅速席卷各大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这档现象级节目,截至发稿前,节目累计播放量突破3.7亿,豆瓣评分8.5。朋友圈被《乘风破浪的姐姐》刷屏,没有热搜的日子里被网友预定热搜。是什么让《乘风破浪的姐姐》破圈占领网综C位,观众们又对它有着怎样的期待?
不同于以往女团选秀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邀请30位出生于1990年前的“姐姐辈”女艺人,通过轮轮竞演,最终选出5位成员“破龄成团”。区别于小女生的胆怯害羞,姐姐们自信张扬。如今观众们相比早古傻白甜人设,更喜欢自强的大女主人设。《乘风破浪的姐姐》正好完美展现了不同魅力的“大女主”,这也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区别于传统女团选秀节目的关键所在。在这里,你会羡慕不委屈自己的大女主宁静,她活成了我们大多数人想活成却做不到的样子;你会爱上自信满满却带有反差萌的“铁憨憨”张雨绮;你会被又爽又飒的港姐郑希怡撩到;你会好奇万茜的个人魅力,是什么让她独得姐姐们的偏爱?你会佩服什么都要做到好的蓝盈莹,自律的人总有一天能绽放光芒。这里还有好多多才多艺的姐姐们,她们每个人都在告诉我们,老不可怕,自信的女生,无论多少岁,无论在哪里,都是魅力无限的全场焦点。

对姐姐们来说,她们真正需要什么?她们需要的不是流量,不是外界认同,而是一个可以展现自己的的舞台。而观众们又在看什么?看的是成熟女艺人的自信张扬、全身散发的魅力以及无处安放的气场。
然而这些,杜华都不懂。她用年轻靓丽的标准去选姐姐,她的打分标准与节目组“三十而骊”的立意背道而驰,她用实力太强不适合成团的标准成功激起了网友的吐槽。她根本不懂这档节目的意义,直到赛程过半,阿朵老师反驳她的成团标准,她才反应过来,成团不是只有她以为的标准。三个评委里面,也许只有赵兆老师明白,我们想看的是独一无二的新女团,是重新定义的新女团。虽然赵兆老师的女团标准里依然带有“直男”思维,但在其他两位导师的衬托下,他显得就比较接近观众的成团标准了。
从《姐姐》播出后的各种评论中,我们看到了女明星社交关系、娱乐圈八卦考古等多方位的解读。诚然八卦是人们的天性,观众们热衷于解读娱乐圈拜高踩低的职场厚黑学。也许真的有像网友解读的明争暗斗的小九九,但我更希望你们看到的是不在乎年龄和咖位,有梦就去追,有心就能闯的自信。
“看完这个节目,不那么害怕变老了”直戳泪点,“三十而骊”的价值观从节目中延伸到荧屏外,这一切,让节目有了超乎舞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