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仍是当今青少年们的指路明灯
今天,是“五四运动”103周年。时光荏苒,曾经响彻中华的书生意气,曾经震动神州的挥斥方遒,似乎也已随着历史的洪流逐渐离我们远去。有人说,今天身处和平年代的中国青少年们,“五四精神“似乎已变得不再重要。诚然,今天的青少年们已不用在战火之下亲赴国难,已不用在祸乱之中痛感危亡之秋,但“五四运动“所代表的精神与意义,仍是照亮中国青少年们前进道路上的明灯,仍是其生命里不可或缺的精神源头。
躺平不代表放弃,佛系不代表消极。每当提到今天的青少年们,似乎总是负面多,正面少。“五四” 所代表的“进取” “拼搏”似乎已被”躺平主义“、“佛系人生”等类似的标签代替。的确,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叫嚷着”躺平“与”佛系“。在老一辈极端贫瘠的”物质记忆“离我们远去时,丰裕一代的青少年们更加追求超越温饱的自由、舒适与成就感,塑造了自我承担生活机遇与自我价值放大为特征的个体化。喊着“躺平佛系“,其实只是为了摆脱外界束缚与压力的一种情绪宣泄,绝非决意躬行的内在信念。这样的”口是心非“不难理解。新一代青少年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与智能化、信息化与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新,但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分化不断加剧,社会阶层日益僵硬板结的残酷现实。这样的现实靠一己蚍蜉之力难以改变,所以在这样的高压之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借“躺平佛系”之名,要求外界给予宽松的环境与空间,以此让自己“轻装简行“,投入到更好的人生奋斗当中。每一代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但进取拼搏的“五四”主旋律绝不会改变。“躺平”则是一种智慧的进取,“佛系”则是一种智慧的拼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一百年前,在戊戌变法失败的阴影下,在全国上下万马齐喑的阴霾下,梁启超先生仍旧表达出了对中国青少年的殷殷期盼与信心满怀。也相信在如今高压的社会环境下,今天的中国青少年们依旧能满怀先辈们的“五四精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锋芒所向,锐不可当,为自己的生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