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瓦雷纳(Khvarenah)简述——双重崇拜的祥瑞符号
赫瓦雷纳(Khvarenah),词意为“荣耀”、“光芒”、“壮观”。它是常与“财富”联系在一起的光环。而在琐罗亚斯德教神话中,特指“灵光”,与光和火有关(火光崇拜)。

当时贵霜帝国的统治者胡毗色伽的货币(CE152-192),其上绘有Pharro(法罗神,也有Farr法尔等别名),有财富、丰饶、繁荣、荣耀等含义。
赫瓦雷纳在《亚什特》中是“凌驾于一切被造物的神明”,代表善之神主阿胡拉·马兹达的庇佑与恩惠。灵光源自代表光的马兹达,是神主的象征与化身。
其化身有猛禽(猎鹰)、飞鸟、公羊,在阿契美尼德双翼日盘上也有所体现

贝希斯敦摩崖浮雕上的大流士大帝及人首双翼日盘(环)

阿胡拉·马兹达的形象

琐罗亚斯德头后的灵光

波斯波利斯的釉面砖上就有法尔的神话。在底层,法尔在水下被封装于容器之中,这个容器可能是珍珠。而它从水面升起是通过堆叠莲花,莲花将它送入绽放于天空的向日葵上。
《班达希申》中认为,向日葵是密特拉的象征,而莲花是水神(Ābān)的象征,其中就有逐渐被安娜希塔取代地位的阿胡拉的大神阿帕姆·纳帕特。这就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第二崇拜,水雨崇拜。

左侧为星体神蒂什特里亚(Tištriia),有着属于自己的赞歌《蒂尔·亚什特(Tištar Yašt)》。星星象征蒂什特里亚是夜间最明亮的星体,三颗星辰则是代表其名:“属于三星的(星座)”,其伴星(助神)有萨塔瓦耶斯(Satavaēsa)与瓦南德(Vanand),其称号afš-čiθra(像雨滴一样闪烁)。

作为天体,月球和蒂什特里亚自然是有法尔的,因此受阿维斯塔人的认可。

中间的安可十字架指向阿帕姆·纳帕特,作为夜晚主人的祂赐予法尔,能够令天体发光。

右侧铸币中央的火焰燃烧,同样预示其中蕴含法尔。

瓷砖有字母afzun,afzun的全称为farrah-afzun(将法尔的祥瑞扩大到极致的愿望,符号越多,力量越强),一对翅膀与珍珠的结合就是如此。
下图的公羊、缎带与织物上四个扣的珍珠组合便是一个祥瑞符号,突出了farrah-afzun的概念,主题的重复更是进一步的强化了这一概念。


图为拜占庭的巴塞留斯·曼努埃尔二世·帕里奥洛格斯(1391-1425)。
长袍上的装饰是萨珊王朝的图案,结合了石榴、一对翅膀和一条缎带,都是法尔的象征。头饰的羽毛能联想到萨珊王冠上的一对翅膀;头后面的灵光则是对萨珊国王的灵光改编。

图一,拈花

图二,将法尔符号与手指的数字符号相结合。莲花的根茎夹在伸出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代表了数字10000,表达了对其接受者一万法尔的愿望。
佛与菩萨的图像到伊朗世界时获得了许多法尔的符号,之后在向东方传播的过程中,佛教的图像也因此带有许多这样的符号。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种,一、因为法尔象征祥瑞,非宗教起源,二、法尔从萨珊时代开始就大量涌现,不断向周边国家传播。
在中国,男性的菩萨变成女性的观音,拈(莲)花的模样与安娜希塔被描绘的模样(图二)一致。

将《列王纪》中巴赫拉姆五世与其兄弟Narsi(霍拉桑总督)交谈的场景套到了伊利汗国的伊利汗合赞与其子完者都的身上。王子完者都的装饰有太阳盘,作为法轮的象征。

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的形象。阿克巴大帝的心腹兼维齐(vizier,穆斯林大臣)Abu’l Fażl ʿAllāmi将其概念作为莫卧儿帝国统治者意识形态的关键,于是之后的皇帝沿用此装饰,拉吉普特统治者也模仿并采用了它。

以赛亚预见骑驴的尔萨和骑骆驼的穆罕默德,比鲁尼,《古代民族编年史》,伊朗,大不里士,1307-8。爱丁堡大学图书馆。
灵光具体有二,其一是“伊朗部族的灵光”(Airyanem-Khvarenō);其二是“凯扬灵光”(Kavaēnem-Khvarenō,farr-i Kayānī),意为“王者之灵光”。
“伊朗部族的灵光”很好理解,将自己的部族与神主阿胡拉·马兹达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自己部族(虔信阿胡拉·马兹达者)的崇高地位。异族首领阿弗拉西亚布就曾追逐灵光而不得。
琐罗亚斯德教的信徒们将之奉为祥瑞,本质上是以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为基础的。
在《扎姆戈德·亚什特》中,谈论灵光之时,将梅赫尔(光明与誓约之神,密特拉的别名)涵盖在内,说明对灵光(水中之火为光)的崇拜很可能源自于古代雅利安人对梅赫尔的传统信仰。

图左为梅赫尔神
综上所述,原本是作为图腾的祥瑞(与中国的龙、凤、麒麟之属相同)由于社会制度的转变,演变为象征君权神授的“凯扬灵光”(类似古中国的“大命”、“天命”)。
“凯扬灵光”的“凯扬”(Kaiyān)是巴列维语词“凯”(Kai、Kay、Ke)的复数形式。“凯”等于阿维斯塔语中的“卡维”(Kavi),意为“首领”、“统治者”。
“凯扬”之词来源于凯扬王朝(Kayanian dynasty)诸帝王,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凯·霍斯鲁(Kay Khosrow)。他曾抓获异族首领阿弗拉西亚布,以报杀亲之仇。
由前述可知,“凯扬”在伊朗中指向帝王,那么“凯扬灵光”的别名自然就是“王者之灵光”。
“王者之灵光”象征王者(帝王、英雄、先知的统称)受到神主的恩赐与福佑,是君权神授的象征,这一说法源于后世祭司的编撰。
在琐罗亚斯德教神话中,他们无一不受到灵光的眷顾,如“丕什达德(王朝)的胡尚格”,胡尚格之子“披坚执锐的塔赫穆雷斯”(征服魔鬼),以及最初的圣王“贾姆希德”(又名伊玛·赫沙埃塔,印度神话中阎摩的原型)。
可以得出“得凯扬灵光者得天下”,能够统治世人、征服魔鬼与异族全赖灵光所赐。
上述三人皆有打败魔鬼的事迹。而英雄——拥有灵光的法里东(亦作法里顿)击败了三首恶龙阿兹·达哈卡(即暴君/蛇王扎哈克)后登基为王,神话中最强的英雄伽尔沙斯布(亦作戈尔沙斯帕)也曾击杀恶龙,降服妖魔。
无一不说明,只有得灵光之助者才能功成名就。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执政后期的贾姆希德因不虔信(自大),失去灵光后被扎哈克所杀,亦是说明了“失灵光者失天下”。
英雄伽尔沙斯布因自大,失去了灵光的庇佑后陷入沉睡,灵魂坠入地狱,在自己的忏悔以及人、神、动物的求情下被圣灵所守护。在未来,阿兹达哈卡突破封印后将之击杀,因此升入天堂。
伽尔沙斯布是最初获得“首席英雄”(Jahān Pahlavān)头衔的人,是灵光的第三任主人。其后的英雄罗斯塔姆(亦名鲁斯塔姆)也获得了该头衔,是灵光的守护者。
罗斯塔姆的父亲扎尔幼时曾被其父萨姆遗弃,幸得灵鸟Simurgh(西牟鸟、西摩格)抚养长大。之后,麦努切赫尔王听说这个故事后,认可他拥有farr-e kayān(王者灵光)、智者之心与狮子的勇气。
据《库什王纪》,阿贝廷自星相看到刚出世的儿子的吉祥鸿运,在其脸上看到贾姆希德的灵光,说道:“这是现今的灵光,世上的愉悦因它而增加”,并由此预兆给孩子取名为法里东(Fi/arīdūn,又作Afrīdūn、Āfarīdūn)。波斯语farr-i īdūn意为现今的灵光,阿贝廷据此给孩子取名为Farīdūn。这是伊斯兰时代伊朗人附会出来的一种说法,却恰恰表明琐罗亚斯德教思想仍深刻影响着当时的伊朗文化,因为“灵光”之概念亦可追溯到《阿维斯塔》文献传统。
灵光不仅是前伊斯兰时代的统治工具,即使在阿拉伯、突厥、蒙古等异族的统治下,灵光仍然发挥着它本身的作用。主要是萨曼王朝的统治者宣称继承自萨珊王朝,灵光这一传统观念就随之影响了伊斯兰的政治思想。灵光也因此作为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解释为“苏丹为真主之投影”(al-sulṭān ẓill Allāh),如此,成为了统治者的神授之权(ḥaqq-i ilāhī),于是民众将灵光作为苏丹统治正当性的标准,在《列王纪》《库什王纪》中有所提及。
燃烧的火焰是法尔的象征,这一象征也引用在了伊斯兰圣人的肩膀上,其肩膀燃烧着火焰。萨珊王朝铸币上的火坛上燃烧的半身像,尤其是某些硬币的背面(霍斯鲁二世) 可能就是其原型。时至今日,燃烧的肩膀仍旧是伊斯兰先知与伊玛目(清真寺的领拜人与伊斯兰教大学者)的标志。

穆罕默德把阿里举到肩上,以破坏克尔白的偶像,米尔哈万德,《清净园》,很可能是1594年设拉子的抄本。切斯特比亚提图书馆。

先知穆罕默德,头戴白色面纱,头上有火焰光环,坐在正统哈里发中间。自《谱系书》,奥斯曼时期,十七世纪前半叶,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
最后是善恶争夺灵光的神话。
善侧派出巴赫曼(沃胡·马纳,善思)、奥尔迪贝赫什特(阿沙·瓦希什塔,真理与正义)、圣火之神阿塔尔(神主之子,在印度教中为火神阿耆尼)。
恶侧派出阿库曼(邪恶、愚昧)、哈什姆(暴虐,亦名艾什玛)、阿兹达哈卡(暴君、三首恶龙)、斯皮图尔(曾锯杀圣王贾姆希德)。
即便阿塔尔与阿兹达哈卡相持不下,也未能分出胜负。
此说昭示了琐罗亚斯德的思想:善恶二元斗争旷日持久,要想决出胜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须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扎姆戈德·亚什特》的最后提及了关于“世界末日之时”灵光的归属。灵光会“与战无不胜的苏什扬特(第三位救世主)及其助手合为一体,他们将[改造]和重建世界,建成一个永不衰亡、永恒不灭、繁荣富强的世界”,亦有“阿斯特瓦特·埃雷塔(第三位救世主)将用这根狼牙大棒,把谎言逐出世界——真诚的故乡”之言,即善必胜恶。
参考资料1:《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 [伊朗] 贾利尔·杜斯特哈赫 著,元文琪 译
参考资料2:Khvarenah - wikipedia
参考资料3:FARR(AH) – Encyclopædia iranica
参考资料4:ZĀL – Encyclopaedia Iranica
参考资料5:【神话英雄】【波斯】伽尔沙斯布(Garshāsp) ——知乎
参考资料6:锡斯坦史诗故事群简介——鲁斯塔姆家族 ——知乎
参考资料7:Ferdowsi Shahnameh Heros
参考资料8:锁罗亚斯德教文化在波斯语史诗中的传承 作者:刘英军
参考资料9:FARR(AH) ii. ICONOGRAPHY OF FARR(AH)/XᵛARƎNAH – Encyclopaedia Iranica
参考资料10:穆斯林是如何描绘先知穆圣的?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