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王后》——近乎愚蠢的天真
那时候的她还太年轻,并不知道生命所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记好了价格。
这句话是茨威格在传记体小说《断头王后》中对主角安托瓦内特最核心的描述。
安托瓦内特15岁加入法国宫廷,她天真、享乐、不负责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无能、善良,这样的品性算不得坏,只不过他们的身份特殊,在其位,却无能谋其政,又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注定成为历史的悲剧。
《断头王后》前半部分对安托瓦内特的描述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就是一个被宠得不谙世事的、天真的、贪图享乐的孩子,她只追求本能的满足,一切行为均为了快乐。而你要说她有什么大错么,其实好像也没有,她只是无知罢了。安托瓦内特并不知道,也从来没想过她那些豪华的衣物首饰是从哪来的,好像一切本该如此。她伸手,一提要求,一切就会到她手上来。说是“巨婴”并不为过。当然,也有可能是她知道的,只不过真相过于残酷,所以她下意识的逃避,沉浸在凡尔赛王宫里虚假的浮华和享乐中。身为一名王后,从来都不顾忌他人的看法,我行我素,对造谣者嗤之以鼻,天真的以为自己未曾做过的任凭他人怎样污蔑也是虚妄,这样的高傲与中国古代清高的士大夫还蛮相像。从不利用也不在乎舆论的力量,以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讲真,我倒还蛮佩服安托瓦内特对他人的看法毫不在意的性格的。只是,这样天真的性格注定了她在波云诡谲的政治朝堂上活不下去。
她只是一味的享受的王后这个位置给她带来的无限权益,竟然从未想过身为一个王后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我只能说王后短暂的38年的生命中,前三分之二的人生,天真的近乎愚蠢。若生在一个平凡人家,这样的性格看起来也不过是个有些娇气的普通姑娘而已,但生在王室,享受了巨大的权力却从不履行义务并承担责任就是大错了。
正如书中说的那样,那时的她并不知道生命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待要她支付时才发现自己早已身负巨债。这样的无知与过错要用余生乃至生命本身来偿还。
说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种话,突然想起,吴思写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这两本书中谈到的。明面上的规则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不使用手段的人,但事实是恪守规则的人似乎并不能获得社会层面上所谓的尊重与成功。而潜规则就一定是坏的么,好像也不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