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带酒上太空?俄罗斯航天员是如何培养的

2022-04-12 12:26 作者:飞趣  | 我要投稿

俄罗斯航天员在登上火箭前真的会带伏特加吗?

传说中开飞机非常猛的俄罗斯人开火箭也是如此吗?

彪悍的俄罗斯宇航员又是如何培养的呢?

世界航天日,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俄罗斯航天员是如何选拔与培养的。

说起俄罗斯的航天员选拔与培训,我们还要从苏联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说起。


1959年年初,为了在美苏太空争霸中拔得头筹,苏联高层决定尽快把苏联宇航员送上太空,使得苏联成为世界上首个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而想要完成这一人类壮举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航天员的选拔以及培训体系。为此,在1960年初苏联高层决定成立苏联航天员训练中心,总设计师便是大名鼎鼎的谢尔盖·科罗廖夫。

谢尔盖·科罗廖夫


根据当时苏联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军医们的谨慎研判,他们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航天员候选人要从空军的飞行人员中进行选拔,尤其是那些素质过硬的歼击机飞行员们。歼击机飞行员不仅身体素质过硬,同时对于机械和仪表也是相对精通的,而最重要的一点是,空军飞行员在意志品质以及组织纪律性上是有保证的,这些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优势使得空军飞行员成为了航天员的首选。这样的思路也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各国选拔航天员的一个重要标准。


首批航天员选拔的消息一经传出啊,航天员训练中心就收到了接近3500份的来自苏联空军各部队的申请材料。而最终符合要求并进入航天员训练中心成为苏联首批航天员的仅仅只有20人,淘汰率惊人。正是这20人,组成了苏联第一支航天员队伍,而这支队伍再后来也被称为“加加林大队”。据统计,在苏联漫长的载人航天任务历史中,这20人中,约有12人成功实现了太空梦,而8人仅仅停留在训练阶段。


1960年3月,处在诞生初期的航天员训练中心开始逐步探索航天员的培训方式,首批航天员主要学习关于火箭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技术知识,同时一些物理和天体力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苏联载人航天的萌芽阶段,航天员训练中心最最关注的是航天员的身体素质,主要考验航天员能否适应失重环境以及火箭发射及返回时可能带来的身体上的冲击。


经过层层选拔筛选,在短短的一个月的训练之后,尤里·加加林脱颖而出成为苏联也是世界上首位驾驶航天器进入外层空间的人类,加加林不仅在此次任务后荣升少校,更成为了苏联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为名副其实的苏联英雄。当然了,加加林的第一次飞行并不涉及很多操作,所以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心理、身体和一点专业知识就匆忙登上了前往太空的火箭,加加林的成功证明了人类单薄的身躯有能力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征服”遥远的太空。


当然,加加林时期的苏联航天员培训体系是不完善的。

1971年后,苏联的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这一时期礼炮系列空间站成为了苏联航天界的掌上明珠,这一时期,航天员不仅要能够胜任超过200个昼夜的太空部署任务,还要掌握大量的航天飞行所需要的技术、知识以及技能等等。为了满足更为细化的航天员任务分工,苏联航天员的培训也随之更加细化,大体上可以分为航天员基础航天培训、按照不同岗位不同航天器进行分组专业培训、确定成员组和飞行任务后的针对性训练以及航天飞行过程当中在乘员舱或空间站内开展的一系列训练。


时间来到了俄罗斯时代,相比于苏联时期的航天员培训,除了设备更加现代化以外,俄罗斯航天员训练中心也更加的“国际化”,毕竟国际空间站是有俄罗斯舱段的嘛。


2011年俄罗斯新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和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的16名航天员与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宇航员们合并组成了今天的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航天员大队。在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训练设施可谓是相当之完善,包括“联盟”号飞船模拟器、“国际空间站”模拟器以及其它离心机训练、中性浮力水槽等等一些列训练设施。除此之外,该中心还拥有一架伊尔-76运输机改装而来的飞行试验室,模拟太空中的失重环境,用于开展短时失重条件下的航天员训练。


俄罗斯航天员所要进行的主要训练几乎涵盖了在太空以及返回时所要面临的全部情况,包括跳伞野外生存训练、太空舱外活动训练、离心机训练、失重环境训练、紧急弹射训练以及一些必要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培训,种种训练下来是的一名普通的航天员几乎成为了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复杂科学和工程问题的多面手。


除了基础的训练设施以外,加加林航天中心同时具备相当完善的医学保障部门,可以对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帮助飞行员从训练以及太空任务中快速恢复。航天员在经历了长期的失重环境以及返回过程强烈的冲击后,身体会面临包括运动协调能力下降、行走姿态不稳定甚至出现昏厥等现象,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后,航天员最快能够在2-3周的时间内完成初步的状态恢复。


当然,除了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意以外,俄罗斯航天员的培养也体现出了高度的合作化,除了俄罗斯国防部以及国内的航天企业、大学、研究中心、医学部门以外,很多国外的航天机构航天局也都保持着和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高度联系。经过了从苏联到俄罗斯60余年的努力下,苏联和俄罗斯先后完成了东方号运载火箭、上升号飞船、联盟号飞船、钻石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任务、礼炮系列空间站任务等,在国际合作的载人任务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欧洲和平号-95&97以及国际空间站任务。


可以说苏联和俄罗斯在过去长达60余年的航天员选拔与培训过程中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成就,目前俄罗斯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成熟的航天员培养体系,而从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走出来的航天员也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在未来俄罗斯航天集团以及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将面向新的任务比如登月与火星登陆任务,对现有的航天员训练体系和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与发展,使得俄罗斯的航天员训练能够更加的与时俱进,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力量。

哦对了,苏联和俄罗斯宇航员真的有偷偷把酒带上太空的记录,所以毛子在太空喝酒是真的。


延伸阅读

除了专业的职业宇航员,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也曾培养过数十名非职业的宇航员,仅仅在2001年到2009年短短的不到10年时间里,俄罗斯共培养了20名非职业宇航员,其中10人乘坐联盟号飞船前往太空或到访过国际空间站。这二十人中大部分都是想要圆梦太空的商人,此外还包括医生、音乐家、演员、试飞员等等。可见其实大部分普通人经过一定训练之后,还是可以在未来遨游太空的,只不过在目前来讲,商业太空旅行还是只属于一小部分人。


带酒上太空?俄罗斯航天员是如何培养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