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中师大333教育综合学科美术考研经验 ——考研是个长期战
文|史X / 凯程网课学员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美术专业

一、个人情况
昨天晚上20届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考研成绩突然出来了,研友给我发消息说我们都录取了,我是第一名。我赶紧上官网查成绩,点开录取名单看到自己名字后面“拟录取”三个字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我们这一届真的太苦了,考研人数多,受疫情影响复试拖了小半年,并且我个人初试是在家复习的,所以对心态也是很大的挑战。出成绩那天晚上我和我妈几乎抱头痛哭,一边想哭一边想笑,我妈说她激动的一晚上都没睡着,这应该是我们家今年最开心的事情了。
2021届考研的小朋友们关在家期间估计也很焦虑,今年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一个挑战。当然也不要太有压力,毕竟人生的出路有很多,我身边也有很多没有读研但是过的不错的朋友。
下面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是18年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那年考过一次研但是没成功。之后在美术教育机构工作了一段时间,这段宝贵的工作经历让我发现教师是我热爱并且应当追求的事业,但是因为我本科不是教育相关专业,所以在实践中有时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萌生了再一次考研进修的想法,选择的依旧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美术)专业。
我个人认为考研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一定要喜欢所报考的专业,因为考研的这一年会非常辛苦,如果自己还不喜欢那很难坚持下去。
二、关于方法
我是九月底开始全心备考的,所以其实准备时间并不多,能在这三个月从一战的340到384,不仅仅在于理想信念的支撑,更重要的是我掌握了学习和心态调节方法。尤其是专业课的学习,我给自己设计了每个月的学习进度安排和阶段性学习方法,对我还挺管用。
11月颈椎病犯了所以专业二866大概每天就两三个小时学习吧(有时一个小时),还是从90提到了130。回想第一次考时走了太多弯路啊我哭,所以说学习真的方法和努力一样重要!
333教育综合:
110分,这门我考的不够理想,这是我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花的时间精力最多的一门。我用的资料是徐影老师的《应试解析》、华师历年真题、外加一本属于自己的笔记本,最后冲刺买了些卷子和其他院校真题来刷。
徐影老师的书和她的网课一定要配套来学习,我的看书方法是:第一遍自己看书,画出不懂的地方;第二遍配合网课讲解去理解难点;第三遍开始背诵,但是不是只动嘴不动脑的背,一定要一边背书一边结合思考,这样记忆的更深刻。之后徐影老师会出真题班、冲刺班、热点班,这些我都有看,性价比非常高。
对于一些难记忆的地方,比如朱子读书法,我会记在一个小本本上面,然后在吃饭或者刷牙的时候反复看,也可以录音或者编口诀,都比死记硬背管用。12月的时候要留出时间来模拟333考试,我当时模拟用的“杠杆记忆法”,不会花很多时间同时又可以测试自己的水平,推荐给你们。
866美术教学论:
866这门对跨考生来说入门难,因为学校指定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不像《应试解析》,不是专门针对研究生考试来编写的,文字比较晦涩,框架性不强,看完第一遍完全是懵的,仿佛看天书。
所以相比较于333,这门的学习我建议多花点时间在理解上面。熟悉了课本之后,我把整本书的内容划分了重点、次重点、次次重点。刚开始是拿着书背,背的差不多了就拿着笔记背重点,再背次重点这样的。
正确的方法是背书时书从厚到薄,写题时再从薄到厚。对于美术教育没有基础的学生,考前可以背一些好的句子加到回答里。我们专业二通常简答题都是书本上面的,论述题就很广了,前两年考过美术核心素养,所以考生还需要了解一些美术教育相关热点,这些热点即使没有考,拿到别的题目里去补充回答也是非常出彩的。
最后一道题是画画题,今年要画三幅作品,这一题分值不小,建议提前准备好绘画模版,不然上了考场没多少时间构思。
政治:
政治这门网上经验很多,我是先用精讲精练,配合腿姐的课程,注意看课程时间不宜过长,主要看自己不会的地方,我当时史纲部分课程没看,马原看了两遍。之后开始刷一千题,我一边做题一边总结自己经常犯错的知识点,做知识点辨析,到十一月差不多刷了三遍一千题了:第一二遍整本书刷,第三遍只写之前的错题。后期冲刺我把肖秀荣、腿姐、徐涛的卷子都买了,重点在选择题,大题只背肖的就可以了。
英语:
英语这门我拉肚子了,一个多小时把卷子写完的然后去厕所蹲了很久,所以事实证明英语考试是有技巧可循的。我按照分值大小来安排答题顺序,试卷发下来就写作文,作文之前就准备好了模版所以写起来很快。
阅读的话出了考场听到旁边人都在说很难,的确有难度,但是阅读真的不需要完全看懂文章(能看懂最好),事实也没那么多时间给你完全看懂每句话,重点在于会找答案,懂得出题人设陷阱风格。唐迟的阅读课我也看过,感觉有些玄学,阅读技巧还是建议自己做题总结经验哈。有些逻辑题还挺绕,可以一边看一边简单画下思维图。
三、关于心态
考研是个长期战,心态稳住就赢了一半。我最近在一本心理学的书上面看到过“近的思维”和“远的思维”,“远的思维”是指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近的思维”是要看到当下此时此刻,完成好手头上的任务。
每一个考研人都应该树立起这两种思维模式,既有目标又有行动。2021考研的小朋友们加油!当你努力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