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 《逻辑学》 本质论第一章:反思(29)本质就是绝对反思本身
反思的外在性因此与直接物对立,被扬弃了;其自 身否定的建立就是它与它自己的否定物,即与直接物的消融,而且 这种消融基本上就是直接性本身。这样,当前外在的反思,就并不 是外在的,而同样是直接性本身的内在固有的反思;或者说,当前 由于建立的反思而有的那个东西就是自在自为之有的本质。所以, 它是进行规定的反思。
黑格尔对于否定神学的批判,不在于说否定神学有太一,而是在于否定神学他还没有理解到整个辩证反思的过程,也是太一直接自身实施出来了,这样才能彻底回避一种主观主义,回避一种本体神学。
这就是我为黑格尔的辩护,因为你们可以看到图宾根学派从巴尔瓦特斯到哈弗沃森,他们基本上都是带有这样的一个思路,就是在拼命的就是带有了海德格尔的前摄,说黑格尔是本体神学。
其实黑格尔他反而是批评本体神学,而且他甚至会认为你过于强调那样一个太一是不可思维的、是在思维在之前的,还是一种主观主义,因为你没看到这样的再生性恰恰是已经通过反思也解释出来了一个预先设定的逻辑,而整个太一它就它就是像一个预先设定的自身扬弃,它因此也就是一个自身关联的直接性就是整个反思的运动,所以此时我们才进行到一个进行规定的反思。
这里你注意就是本质他作为自身反映,他此时才第一次成为了进行规定的反思。也就是说,到这里为止,我们才可以说本质它不是我们在呈现它有怎样的反思结构,而是前面的整个反思结构都是它以自身规定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所以本质它就是绝对反思,所以你看本质它在传统形而上学中可以是太一,可以是自身思维的努斯,可以是实体,可以是先验统觉,但黑这里它用本质指代所有一切它想说明的是本质就是自身规定的反思。
所以你对太一一切各种各样的谈论,你都要到这里以后你才可以理解到他不是外在的一个刻画描述,而是他自我的一个呈现——这样一来我们才原则性的达到了一个形而上学的自我展示和方法论要求之间的统一。而这样的一个形而上学主体的自我展示,你也可以看到其实隐含的就是整个的形而上学批判,所以亨利希说"整个反思部分构成的黑格尔的方法"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们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托尼森他强调的就是"黑在整个本质论里所有范畴中,都在批判之前形而上学的一个处理方式“。所以这就是黑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我们要注意从外在反思过渡到进行规定的反思,就因为我刚刚讲的地方没有理解到,才导致从谢林开始到海德格尔或图廷根学派不断的会有各种各样的批判,说白了就是他们把黑理解成了进行规定的反思,就是设定的反思又反过是把直接物理规定的,从而导致一切都被主动化了,这是一种放大版本的一种自我意识哲学,其实不是这样的。
这里视角进行的规定者根本就不再是设定的反思了,而是整个设定的反思他的自身否定的运动,最后要作为一种彻底的自我扬弃才能揭示出那样的直接性;而此时我们反过来会发现,这样一个被其他学派当成是一个不可思的根据的直接性,它原初的才是这样整个绝对反思的运动,所以此时我们才把视角颠倒成了一种去主体化的事情本身的视角。
这里他们过快的就是:
第一,没有理解如何从设定的反思过渡到外在的反思;
第二,外在的反思它如何呈现为一种进行规定的反思,他们也没理解到——这里不是说用设定的反思再去设定一下外在反思那里预设的统一性,而是要内在的从外在反思出发揭示出为什么外在反思有这样的直接性是他的自我扬弃,为什么他扬弃自己的预先建立本身又是整个绝对反思的运动......所以到最后这一步,我们才会发现整个通过扬弃预先建立,而有的这样一个直接性就是绝对反思本身,所以太一或本质就是绝对反思本身。
那一旦到本质就是绝对反思本身,我们才会发现黑当然也不是一种主观观念论者或一种用绝对反思去消融一切直接性的哲学家,相反的他其实是揭示了后来现象学的原则:就是任何是直接性它内在的有一个自反性的结构,而不是我们用绝对反思去吞掉直接性。
这一点就是后面进行规定的反思,他涉及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黑格尔和后面的海德格尔、还有他和谢林的争论,讲完相关后会再理解整个反思部分和后面的一个联系,以及它哲学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