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固体火箭还有如此多的秘密!

昨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提到。双脉冲2次点火的空空导弹技术先进到违反固体导弹燃烧喷气的基本原理,至今外界都搞不清楚是如何实现的双脉冲点火。其实关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还有一些外界很少了解的秘密。固体火箭发动机一般由药柱、燃烧室、喷管组件和点火装置等组成。药柱是由推进剂与少量添加剂制成的中空圆柱体,中空部分为燃烧面,其横截面形状有圆形、星形、雪花片形等。中空部分越复杂,发动机点火以后的推力越均衡,当然,也因为复杂构型,在生产浇筑这些固体药柱时,工艺和技术要求越高,最终就是成本更高,产品的单价更高。药柱置于燃烧室,其实就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中。在推进剂燃烧时,燃烧室须承受2500到3500摄氏度的高温,和很高的内在压力。

所以需要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大小和工作时间差异。采取高强度合金钢、钛合金或强复合材料制造这些火箭发动机的外壳。由于金属材料的外壳会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量指标,特别是关键的干质比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钢外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虽然最坚固,但是同样装药下射程会大大缩短。比如用一样的工艺、一样的装药发射同样重量弹头的导弹。钢壳洲际导弹如果可以打到7000公里之外,那么换上最新的碳纤维外壳,可以直接增加射程到10000公里以上。可见这个结构外壳是多么关键。另外在固体装药浇筑成型的药柱和外壳之间,还必须有隔热衬,这个也很关键。当年超级大国的航天飞机固体火箭爆炸,就是和这些辅助系统出了问题直接有关。点火装置用于点燃药柱,通常由电发火管和火药盒,装黑火药或烟火剂组成。

通电后由电热丝先点燃黑火药,再由黑火药点燃药柱。现在固体火箭多采用是复合推进剂,里面含有氧化剂、粘结剂、金属燃料。通过点火装置,使火箭燃烧室产生一定的高压和高温,达到推进剂着火温度,推进剂开始快速反应,最终达到自持燃烧。喷管除使燃气膨胀加速产生推力外,为了控制推力方向,常与推力向量控制系统组成喷管组件。该系统能改变燃气喷射角度,从而实现推力方向的改变。药柱燃烧完毕,发动机便停止工作。固体火箭发动机与液体火箭发动机相比较,工作时间短,加速度大,推力不易精准控制;而且过去都不能二次启动二次点火。但是固体火箭爆发力强大,耐长期储存,因此多作为洲际导弹和大部分军用导弹的发动机。小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一次性浇筑成型。而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很难一次浇筑,因此多采用一截一截的浇筑然后再组装。但是所有药柱中间的燃烧孔是相通的,一旦点燃从上到下一起燃烧。

现在虽然流行NEPE,也就是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高能推进剂,理论比冲最高。但是由于产量有限价格下不来,只有少数最新的洲际导弹和最强空空导弹等国之重器才采用NEPE燃料。大多数民用固体火箭和早期的导弹。还是用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甚至还有更廉价的。多掺入18%左右的超细铝粉。目前全球固体推进剂的配方不下几百种,狼山过去甚至都捣鼓出其中的一种,燃烧还很稳定。如果做成大型导弹,打出去千把公里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