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马寒蝉
仗马寒蝉
《旧唐书·李林甫传》
【原文】
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yu)三品刍豆,一鸣则斥之矣。
【今译】
(仗马:旧时皇宫门外站着的作为仪仗的立仗马,通常在正殿的宫门外两侧,站着八匹马,这就是所谓的“仗马”。一般都是个头高大,平日吃的料也最好,吃的是三品刍豆。
寒蝉:深秋时,寒冷的天气里将死的知了。
唐大臣李林甫(683年-753年),是唐朝宗室,在职19年,权势很大,玩弄权术,政事败坏。
他对人表面有好,而暗加陷害,被称为口蜜腹剑。其他的下属官员惧怕他的势力,都不敢发表正面意见和建议。
一位官员因给皇上提建议,李林甫就把这个人贬官降职。
大臣们不敢进谏,谁都不敢出来说话,不然被贬官都算是小事,没准就没命了,大家忙着自保,群臣就如同立在皇宫外的仗马一样,缄默不言,整日不说话,不敢出来作声;又如同寒蝉一样,无声无息,一声不吭。)
你们没有见过立在皇宫外作为仪仗的仗马吗?整日无声无息,一声不吭,缄默不鸣,而饱食三品刍豆,吃上好的草料,可要乱叫一声的话,就会被从仗马队伍中踢出、杀掉。
【赏析】
后用“仗马寒蝉”像皇帝仪仗中的立仗马和深秋的知了一样不声不响mute as the statue horse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and silent cicadas in cold weather,比喻闭口一句话也不敢说,一声不响,maintain a discreet silence
不敢发表意见的人dare not to say anything to express one's mi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