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几个相机发展的可能性

2023-06-20 23:53 作者:HS-studio  | 我要投稿


相机和电子乐器会像手机一样成为全面屏设备。早期手机不采用全面屏的原因是稳定性,耐候性,功率和便利性。现在手机用了。相机什么时候会用?

(crt技术应用的时期,屏幕不支持触屏且有曲率半径,还有静电,全面屏等于不能操纵,无解。

lcd屏幕支持触屏,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亮度的设计开始取代光学取景器。并且屏幕防误触机制完善,可以应用到手机上,先是赶走了九宫格键,之后赶走了指纹识别键(home键),现在又要赶走音量键和开关机键(参考诸手机厂商的开关机键逐渐变为智能语音呼出键,以及apple的非机械按键设计)。

在相机上,触控屏技术还在襁褓之中,只是初步应用。分辨率/高刷新率/高亮度的设计开始取代光学取景器。)

相机应用全面触控的前提是在使用便利性/续航/热控制/耐候性上全面超过翻转屏加按钮的设计。下面进行具体论证。

便利性:

全面屏在相机屏幕最主要的职能-构图监看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部分相机背面对角线尺寸在5-6寸,这也是大多数监视器的尺寸。如果相机能装备全面屏且在刷新率等技术指标上足够好,监视器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全面屏降低了同等分辨率下屏幕像素密度,反而降低了制造难度。也可以保持ppi不变,提高分辨率到4k,实现点对点监看。

相机握持姿势多样且复杂,触控屏的防误触和多点触控算法需要进一步优化。还有就是多屏形态如何实现的问题。是使用一个普通屏幕搭配机顶旋钮,还是使用包裹机身的一体式柔性屏幕?手持握的部位能不能有屏幕?每个屏幕的刷新率 色准等技术指标?每个屏幕显示什么?

续航:最大问题反而是续航。高分高刷广色域屏幕的功耗确实大。而续航又是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热控制:高刷新率,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是影视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屏幕发热的罪魁祸首。包裹机身的全面屏意味着cmos几乎无法从机身散热,而且屏幕自己的散热都是问题。如果只是把触控屏改为全面屏,则没有太大的散热问题。毕竟BMPCC 新一代机型的5寸HDR1000屏幕并不影响其超高的录制规格。

耐候性:大部分微单相机的耐候性在装上镜头时是防尘防滴但不防傻。也没有经过认证的ip防水防尘。其实弱点主要在外变焦镜头的变焦环设计,和相机卡口处。屏幕本身有玻璃覆盖,不太可能漏水。而且相机翻转屏设计本来就容易漏水。全面屏手机的耐候性经过特殊设计可以达到ip68,相信全面屏相机也可以通过设计改善自己的耐候性。

价格:





一些其他的发展思路:为什么摄影后期软件的抠图不能利用相机片上相位对焦数据呢?

如果抠图时能通过相位对焦的数据精准判断对焦区域从而识别主体,那该多好。

几个相机发展的可能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