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文,也是一道问答题

2021-02-17 09:02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作文,如同其它考试题一样,都是命题人问,考生作答,只不过是字数多少的问题。

因此,考生必须准确理解题意,必须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答非所问,是”跑题”的。必须是命题人问什么,考生答什么。

那么,就必须首先搞清楚“问”了什么?

例如: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想搞清楚“问”的是什么,其实不难。大多数作文题也都这么“问”: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海城

这里有两个“问”:一是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二是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1.材料分几层?每层关键词是什么?意义作用是什么?

2.材料的内容是什么?

3.材料的含意是什么?

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读了材料有什么感受,读了材料后有什么思考。这是作文的内容:有”材料”、有感受、有思考。

要解决好“问”的问题,还必须研究材料与所给“主题”的关系。

“主题”是材料的概括,要依材料理解主题,也要依主题理解材料,两者互补,主题又是作文的内容、主旨。海城

这些都是命题人的“问”,考生必须准确理解,否则做事不如东累死也无功,完不成写作任务,就“死”定了。

当然,考生在研究了命题人的“问”之后,应该有自己的“问”。

1.写作情境是什么

2.写作任务是什么

3.写作意图是什么

4.核心概念是什么

5.写作范畴是什么

……

这些“问”,有的材料给出了答案,有的需要考生发问、揣摩。

如,写作意图是什么?海城

铭记历史是为了迎接挑战,铭记历史是手段,迎接挑战是目的。所以,写作重心应该是“迎接挑战”。

如,写作范畴是什么呢?

1.铭记什么历史?

2.为什么铭记这段历史?

3.挑战是什么?

4.怎么样迎接挑战?

我以为,作文,就是要回答这四个问题。

由此看来,作文,不但要回答命题人的问题,还要回答考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考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的,是有一定的审题立意构思行文的知识的基础上的。能提出问题是具备一定的能力的,这个能力是需要训练的。

前边的问,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基础性问题。还需再问:

1.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哪个范畴上阐述中心论点?

3.采用什么样的结构?

……

有了中心论点,再问从哪个范畴上阐述、论证?

一、问“是什么?”:对关键词作解说,说性质、类别。

二、问“为什么?”:根据结论分析原因、目的。

三、问“怎么样?”:根据问题找办法、提措施。

四、问“会怎样?”:根据前提推结果、效益。

问了,就要答。 答了即为分论点。应该是一问三答,为什么?三,表多,三答,才显示“内容丰富”。

如:让“中国精神”成为抗疫利剑。

一问:

什么是抗疫中的中国精神?

三答:

中国精神,是“联防联控,齐心战‘疫’”(万众一心患难与共的坚强意志)。

中国精神,是“救死扶伤,不辞艰辛”(舍己为人无畏牺牲的博大胸怀)。

中国精神,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心为善虽远必应的大善大爱)。

如:文化自信是力量之源。

一问: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力量之源?

三答:

文化自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

文化自信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文化自信建构了中国方案的文明气度。

如: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为长假增添亮色。

一问:

为了让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为长假增添亮色,我们应当怎样做?

三答:

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要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要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如:坚守中国精神 成就伟大梦想。

一问:

坚守中国精神会有怎样的结果?

三答:

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闯过实现中国梦的“险滩”。

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走好实现中国梦的“道路”。

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写就实现中国梦的“传奇”。

“一问三答”,构筑起了文章的框架,有了骨架,填上“血肉”,就丰满了。当然,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既问是什么,也可以问为什么,既问怎么样,也可以问会怎样。到底写什么?这要由作文题来决定,而往往不是考生自己决定的。还有一个规则,就是一篇文章常常既写是什么,又写为什么,或既写为什么,又写怎么样。四个议论范畴,只写其中一个的,很少很少。这是就全篇而言,而主体部分则是就一个范畴上的一问,作出三答。


作文,也是一道问答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