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沙漠变万亩良田?中国又一项技术火了,多国纷纷上门合作

最近,中国又一项技术火遍全球,据国内媒体报道,来自重庆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前些年成功研发出了沙漠土壤化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将千顷沙漠变万亩良田,并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在全国各大沙漠逐渐推开使用,原本死气沉沉的沙漠,在这项技术的加持下成为了能够生长出大量农作物的优质土壤,在听闻此事后,多国纷纷上门求中国合作,目前许多中东国家也都开始运用中国的沙漠土壤化技术,治理本国的沙漠。

中国的这项沙漠土壤化技术,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一项重大发明,近年来,随着全球植被面积的不断减少,土地荒漠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全球的荒漠化速度甚至已经达到了每年5-7万平方公里,照这样的扩张速度来看,如果各国都不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只需短短数十年时间,许多适宜居住的地区就将成为荒漠,可居住面积的减少,也会随之带来饥荒,人口减少以及极端天气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需要直面土地荒漠化的国家,在本世纪初,中国由于过度重视重工业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在2004年,全中国已经有27.46%左右的国土荒漠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正常发展,尽管在后来中国通过退耕还林政策以及种植大量防护林,将荒漠化程度减少到了16%,但荒漠化国土所带来的沙尘暴,高温等极端天气,仍然给中国的北部以及西北部省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麻烦,而中国此次研发的沙漠土壤化技术,将有效解决这一现状。

这种沙漠土壤化技术的核心,主要是类似于胶水的一种植物性纤维粘合材料,沙漠之所以长不出生物,并不是因为沙漠缺水,而是因为沙漠留不住水,而如果将这种粘合材料与沙子,水相结合,就能让沙子留住水,并成功制造出用沙子组成的稀泥,在水干了以后稀泥就会变成泥块,从而彻底完成沙漠变成土壤的转化过程,自2008年这种技术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中国的科研团队目前已经对这项技术潜心研究了多年。
在2016年,这种沙漠土壤化技术被首次投入实际运用,位于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成为了该技术的“试验田”,在投入技术后短短一年时间里,原本寸草不生的乌兰布和沙漠就生长出了萝卜,高粱,番茄等70多种作物,由于沙漠面积巨大,乌兰布和沙漠的农作物出产量甚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这种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国外许多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也对这项技术十分感兴趣,包括沙特,阿联酋在内的多个中东国家,都邀请中国前去进行技术实验,在阿联酋的技术实验中,中国团队还成功将成本控制在了一亩地2700元的范围。

总的来说,沙漠土壤化技术一旦大面积推开使用,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将有着极其重大的农业发展意义,在中国的新疆,内蒙古等地,当地有着非常大面积的沙漠,如果运用沙漠土壤化技术,那么这些沙地就可转身一变成为良田,甚至未来新疆甚至还可能成为中国的农作物种植中心,中国应继续加大对沙漠土壤化技术的研发,并早日实现创造塞外江南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