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事里的中国丨李兰迪《青春万岁》戏剧舞台剧本台词

2023-04-01 12:15 作者:小小台词君  | 我要投稿


《青春万岁》

——故事里的中国

表演:李兰迪 姜梓新 胡可女 臧洪娜


杨蔷云:苏宁,李春,郑波,吴长福,同学们,我们的幸福泉开始喷水了,这个是来自人民自来水厂的甘泉,干杯。

同志们:干杯,干杯。

吴长福:我这水杯全是牙膏味又凉又苦的。

女同学:大家早。

同学们:早,早,早。

李春:欢迎我们的班长,请喝幸福泉水。

袁新枝:妈呀,这幸福泉是开在牙膏厂边上了吧。

杨蔷云:我最喜欢的就是每天早晨在洗手池的旁边透过宿舍楼道的窗户,看见绿色的田野,还有远处的道路和池塘。

郑波:我昨天晚上腿有点疼,不过我还得抓紧时间训练,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让我能够作为学生代表走过天安门,虽然不能做一个英姿飒爽的战士,但是我希望在国庆游行的学生队伍中,我是最有军人气质的那一个。

袁新枝:刚开学校队迎接了新挑战,参加北京市中学生篮球赛,我要给自己加油,我的目标是学会打配合,投篮要准确,争第一,扛红旗。

李春:高中最后一年了,我怎么没觉得数学题有什么难度,看来我是离目标更近一步了,高三对我来说很关键,全班第一没劲,争个全校第一吧,我要考上清华。

苏宁:我还是喜欢妙玉,《红楼梦》里她是我最喜爱的人物,干净,整洁,有思想,每当我委屈的时候我就把它翻出来看,看一次哭一次,我怕看她的结局,我总觉得我就是她。

杨蔷云:你怎么能是她呢。

吴长福:我最喜欢睡觉,我最喜欢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当然吃早饭的时候也是很开心的,如果再能有点肉包子就更开心了,我是不是太有梦想了。

女同学:是是是。

杨蔷云:幸福的泉水肯定会变成知识泉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沐浴在学习的甘泉里吧。

赵妈:二小姐。

苏宁:赵妈,你以后别再来了。

赵妈:二小姐。

苏宁:你别再叫我二小姐了。

赵妈:小姐都不让交那我叫你什么。

杨蔷云:就叫她苏宁,您别再来了,走。

赵妈:二小姐。

苏宁:你。

赵妈:别坐,你们笑什么呀,下星期我再来看你,我走了。

苏宁:杨蔷云,你看她一点都不配合我。

郑波:没有这么帮助同学的。

杨蔷云:都笑什么笑啊,我帮你复习。

郑波:李春,你快板我看看这道题,我快败在它手里了,跟数学做斗争太难了,倒不如让我去给党送几份文件,那是我最乐意的。

李春:那你就把这几题数学题当作你作斗争的对象。

杨蔷云:郑波加油,我们就要像志愿军攻克敌人防线一样攻克这道数学题。

李春:你嚷嚷就能攻克吗。

杨蔷云:这好歹也算一个奋斗目标嘛。

吴长福:我从小没吃过奶,我妈是用面糊把我喂大的,这脑子呀就跟糨糊一样,写不出来。

袁新枝:同学们,你们真该上街看看去(小小台词君),简直是幸福,国庆节快来了,大街上卖槟子,葡萄,香蕉,大鸭梨,红瓤德州大西瓜,枣泥馅翻毛月饼。

吴长福:哎哟,你快别说了,你说得我都饿了。

杨蔷云:你饿什么饿呀,回来写题。

袁新枝:对,我不搅和你们了,快做题。

吴长福:新枝,劳驾给我讲讲这题呗。

郑波:劳驾,千万别说,我马上就要做出来了。

袁新枝:我不多嘴,那我去操场上打球了。

吴长福:哎,新枝。劳驾,李春给我讲讲这题呗。

李春:吴长福,你脑子里就是想着吃的多,题的少,自己想去。

吴长福:我请你吃翻毛的大月饼。

李春:不稀罕。

郑波:我做出来了,看着大家攻克难题的样子,我爱极了这个集体,也为她们感到幸福,我十四岁参加地下党,有多少女同志渴望知识,却因为工作的原因辗转南北,没有办法学习,新中国真好,同学们真好。

李春:下课了。

张世群:杨蔷云。

杨蔷云:张世群。

张世群:你还记得我呀。

杨蔷云:我当然记得你了,我们一起开过团市委座谈会呀。

张世群:我也记得你。

苏宁:你们先聊吧,我先回去了。

杨蔷云:你别走呀,这是我好朋友苏宁,这是张世群。

张世群:你好。

苏宁:你好,我还是有点不舒服,我先回宿舍了。

杨蔷云:你现在在哪儿上学呀。

张世群:地质学院,我呀打算在穷乡僻壤干一辈子,当个“土地爷”。

杨蔷云:真了不起。

张世群:哎,那等你毕了业也来考地质学院吗。

杨蔷云:我去做“土地奶奶”吗,你们来我们学校干吗呀。

张世群:我们来发招生启事,这是我小学弟。

赵尘:我叫赵尘,六十五中高中二年级甲班,是地质兴趣小组的组员。

杨蔷云:你好。

赵尘:你好。

杨蔷云:我叫杨蔷云,以后每周六日我都能去参加你们小组活动吗。

赵尘:当然可以了。

张世群:那太好了,那样我们能经常见面了。

杨蔷云:是呀,那太好了呀,我就不耽误你们了,祝你们招生顺利。

张世群:好啊,那我们周六周日兴趣小组见了。

杨蔷云:嗯。

张世群:好,再见。

杨蔷云:再见。

赵尘:再见。

张世群:走吧。

郑波:蔷云。

杨蔷云:郑波。

田林:郑波。

郑波:田林,老战友,你来我们学校干吗。

田林:约校长谈一篇稿子。

郑波:好久不见了,你最近在哪儿工作呢。

田林:我调到《青年日报》做编辑了,你长高了嘛。

郑波:记得一九四八年冬天是咱俩最后一次联系。

田林:当时我把装着传单的书包和你的书包换了个个儿。

郑波:是啊,想起来真惊险,但是也真带劲,那时候多有意思。

田林:那时候你十四岁,一个小不点儿。

郑波:你自己不也是一个小不点儿吗。

田林:当然,我也是一个小不点儿。

郑波:我们都是少年布尔什维克,随时准备被捕,牺牲。

田林:今天见到你我特别高兴,作过地下斗争的同事之间好像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郑波:是特殊感情,你不是还要找校长吗,你快去吧。

——待更——

如需整理《故事里的中国》更多期台词,可找公众号【小小台词君】

故事里的中国丨李兰迪《青春万岁》戏剧舞台剧本台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