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型钢板冲压M1911手枪


钢板冲压型M1911手枪是美国试图用钢板冲压技术来简化枪械结构并降低成本的一个尝试,考虑到它的研发单位是通用公司下属的导航灯公司(即“解放者”单发手枪和“黄油枪”M3冲锋枪的生产厂家),我们对这把手枪最后会变成这幅模样应该早有心理准备。这把手枪的设计完全贯彻了尽可能使用钢板冲压件的设计理念,除枪管、枪管链、销钉和焊接在套筒后方充当后膛面的一小截钢柱之外其余的零件都由钢板冲压而成。手枪同时还简化了弹匣释放装置的设计,并去除了套筒限位装置和握把保险,取而代之的是由铆钉固定在套筒后方,可以绕铆钉旋转的,兼作照门和击锤(或是击针)保险的一块带缺口钢片。

关于这种手枪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为这种手枪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解放者”手枪同期设计用于投放给抵抗组织的武器,另一种说法则称这把手枪是二战后美国因为对德国使用的各种钢板冲压武器印象深刻,而试图将这种设计理念应用在自己的枪械设计中的产物。不论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真的,这把手枪自身都称不上是成功的产品。因为作为一把钢板冲压而成的武器,它的自重居然高达3.1磅(1.4千克),比原版的M1911(重2.4磅)还要高出一大截。超重问题或许能够解释在第一种说法里,这种手枪为何最终未能投入使用:有空投这种超重手枪的功夫还不如把运力节省下来留给更实用的斯登MKII冲锋枪。
钢板冲压实验型M1911前后的总产量不超过二十把,目前有一把这样的手枪呈列在斯普林菲尔德的武器博物馆中。

内容出处如下,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https://www.thefirearmblog.com/blog/2013/01/02/the-mystery-of-the-stamped-steel-1911/
https://www.historicalfirearms.info/post/105473829684/experimental-stamped-m1911-this-unusual-stamp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