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前前前世」到「アイドル」,谈谈动画音乐主流化【AniTalk - 00...

2023-09-25 01:54 作者:时光旅人passerby  | 我要投稿

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题。联想起最近《芙莉莲》OP「勇者」的争议,其实正是几年以来对Anisongs主流音乐化疑问的一次集中爆发。我们可以看到,站内「勇者」几十秒的歌曲片段一度比整支PV的播放量还高(当然,随着开播临近,后者的播放量逐渐赶超前者),甚至由于对乐队自身风格和是否同质化的争议,该视频成为几十万播放量级别的“战场”,划分为JPop圈和动漫圈两方(当然,实际情况要更加复杂,漫画党、动画党、乐队粉、乐队黑……各种成分互有重合互有交织),这种局面是前所未有的,比较相近的只有隔壁独立游戏圈万众瞩目的《最终幻想16》主题曲「月を見ていた」有过争议,发售以后渐渐被接受乃至得到认可。但那毕竟是游戏,动画并无先例。

说到底,为什么这两年动画主题歌总是邀请主流歌手/乐队作曲呢?这是因为动画一旦主流化、走入大众市场,那就不得不加入影视剧式比拼“tie力”的竞速游戏。以前“通过一部动画认识一个陌生的歌手/乐队”的一次次惊喜的初遇,也更多地变成了现在“通过一个有名的歌手/乐队得知一部动画开播”的一场场熟知的追随(此处暂不论国内,至少在日本本土是如此)。于是,OP/ED(尤其是OP)的宣传作用就被资方重点考虑了——你这个动画,宣发力度有保障吗?主题歌请谁唱?能够打开传唱度吗?最典型的例子有《电锯人》米津玄师和常田大希合作Opening,12首Ending保驾护航的超豪华阵容……结果虽然有“既极大地宣传动画,又非常贴合故事”的tie力模范,但贴合度不尽人意的情况也比以前更加容易发生。所以,不止是站内出现这一次争议,日本网络也经常有阿宅们“主流artist能不能别再tie动画了”的声音。

当然,并不是说“主流音乐人”写的anisongs就一定不适合于动画,这类歌曲我自己非常喜欢的就有《hello world》胡子男的「yesterday」、《海兽之子》米津玄师的「海之幽灵」、《动物狂想曲》yoasobi的「怪物」、《间谍过家家》星野源的「喜剧」、《我心里危险的东西》Yorushika的「斜阳」、《冰海战记》Aimer的「torches」等等,这些歌都高度契合作品调性,同时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可谓动画和音乐的相互成就。

回到最近的「勇者」,目前公开的仅有片断——也许随着动画一集集播出,制作组可以通过合适的画面说服观众接受,这并非不可能的事。尽管《芙莉莲》首话2小时SP(TV版)并不插入OP/ED,这个疑问会被暂时搁置,但是,深夜动画市场和主流音乐市场的碰撞与融合已经不可能倒退回去,其中矛盾能否调和,无法一直寄希望于音乐人自身能不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好在只要观众还愿意鞭策动画主题曲更贴合动画,就能够相信anisongs还是anisongs。没有什么是可以一成不变的,只要它能够继续给观众们带来或广泛或深刻的感触,那就足够了。

从「前前前世」到「アイドル」,谈谈动画音乐主流化【AniTalk - 0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