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荡百年,一曲存在与否定的孤寂悲歌——沙布利耶悲剧

如果没有了希望,也就意味着哪里都没有绝望。
如果潘多拉没有关上魔盒,那么世间的希望也就随之逃走了,剩下的只有无边的空寂。
奥兹华尔德献祭了露西,扼杀了自己的希望,他选择古莲的身份承继使命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杰克·贝萨流士不断靠近露西,害怕她的拒绝而小心翼翼,即使露西隐瞒献祭仪式,他也不露疑惑绝对相信,可是确切地得知露西死亡时他崩坏了。
古莲可以依靠使命迫使自己沉默地接受世间的因果,杰克却无法忍受,沙布利耶的悲剧起始于这三人的纠葛,却改变了整个世界。

残忍又美丽的童话故事
《潘多拉之心》有着一件繁复的外衣:童话故事。整个漫画融合的童话故事有点多,比如爱丽丝漫游仙境、爱丽丝镜中奇遇、潘多拉魔盒。到最后才发现作者用了一个“小伎俩”:故事世界本身就是故事的世界,千万个不同故事世界同时进行时,他们的世界不过是万千中的一个可能,何时结束掌握在一群所谓“潜藏之瞳”的看客手里。
当故事人物们发现,他们只是存在一个故事里——这个随时等待结尾出现的故事,他们会怎么选择?
奥兹华尔德选择继续穿越时空,回到进入巴斯克维尔家族之前,杀死一切的罪魁:露西。奥兹 贝萨流士选择阻止时空的回溯:不能否定现在的一切!
"潜藏之眼"被故事中的主角摆了一道,只能恨恨看着故事继续,无法结束。

阿比斯是世界的起源,它有自己的意志。它将金色的光芒赐予整个世界,于是有了生灵。世人无法见到阿比斯,只有它的守护者——巴斯克维尔——才能见到那片净土。巴斯克维尔家主的名字『古莲』被世代继承,随之流转的是世代古莲的记忆。上任家主将身负的五大锁链传承给下任家主,即完成了交接回归阿比斯,成为其中的锁链。
锁链是一种力量,是人类欲望执念的具象化。这股力量被掌握在巴斯克维尔手中,用于维护阿比斯的运转。
露西被自己的哥哥奥兹华尔德杀死,献祭于阿比斯,只因为她红色的双瞳代表罪恶,是“祸罪之子”。古莲的继承者经常有其家人是罪祸之子的情况出现,“潜藏之眼”告诉古莲,在继任仪式上,杀死祸罪之子,将其坠入阿比斯,才能阻止不详的发生。这一个传统一直在延续,直到露西被献祭,一切开始改变。

真正要说改变,其实早在红色双瞳出现之时,一切已经不同。红色之瞳的人能透过通道,找到阿比斯的核心,能与阿比斯的核心接触。为什么会有红色之瞳的出现?恐怕这是阿比斯的自我意志造成——寂寞的意志想要有伙伴。这样的人被称作神使也未尝不可。
但“潜藏之眼”认定这不符合故事的发展,这是脱离轨道的象征,于是怂恿古莲和巴斯克维尔杀死红瞳者,以至于世间将红瞳者视为不祥的厄运。
改变的第一个要素早就具备,第二个要素是古莲。收留奥兹华尔德与露西兄妹的上一任古莲,是个心思难以捉摸的人。身为古莲,可能日子太无聊,没什么拯救世界的大事,所以总在搞事情——他对杰克的关注、对露西的关注都显得异乎寻常。他诱惑露西,既然你将被坠入阿比斯,既然你对杰克无情,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和我有一个孩子,你带着这个孩子去到阿比斯,我们看看阿比斯的意志是否会附身到这个新生命上。露西同意了。古莲用这个世界做一场实验,他想知道如果阿比斯有了身体,会发生什么。

第三个要素是露西的孩子。露西从小就瞒着众人经常偷偷去见阿比斯,她知道阿比斯是如此寂寞。露西同意古莲的计划,为的仅仅是给阿比斯一个礼物。一对双生子在阿比斯存活,白色的爱丽丝只能呆在阿比斯,黑色的爱丽丝可以来到人间。两人的意识分别通过黑色爱丽丝的身体到人间玩耍。爱丽丝可以作为阿比斯的通道,只是阿比斯长久附身于爱丽丝已经造成肉体的负担,若阿比斯通过爱丽丝来到人间,爱丽丝将承受不住这股力量而死亡。(关于阿比斯和黑白爱丽丝的渊源真的是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会审题错误……理了半天,我也不能肯定我说对了……)
最后的要素是杰克。杰克相信露西挚爱的世界应该送去阿比斯给露西做伴,毕竟这个世界于他而已毫无意义,阿比斯意味着坟墓,是最后的归地。所以他策划了世界坠入阿比斯的计划,骗取白爱丽丝的信任,将黑兔奥兹的力量作为锁链借给他。当杰克再次向白爱丽丝要求让阿比斯来到世界时,黑爱丽丝识破了杰克的诡计,以自杀的方式阻断两人的联系。同时,奥兹华尔德为了阻止世界毁灭,以沙布利耶整座城市的生命为代价,封住坠入通道。
杰克失败了,漫长的岁月里他发现自己被世界规则阿比斯抛弃,生死轮回将他排除,最终将会彻底消散在世间。在消散前,他决心再次完成自己的灭世计划,奥兹·贝萨流士就是他手中的棋子。

存在与否定:自我存在究竟谁定义?
随着沙布利耶悲剧的发生,传说中的阿比斯百年后成了恐怖的存在,地狱的代名词。金色的光芒早就消散了,黑色已经吞没一切。如同被异化的阿比斯,巴斯克维尔从维护世界运转法则的守护人变成了罪恶的团伙,阿比斯的力量代表锁链成为了禁忌,妄图拥有它们的人都是违法契约者。无名之辈的杰克贝萨流士转身成了拯救人间的英雄。
挂着英雄面具的杰克,在奥兹眼里或许是为爱疯狂,在我看来他只是个迷路的孩子,一个期望别人映照出自己真实样子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说他期待被别人看到,不如说他一直在找寻自己。
童年时期母亲一直告诉他,他是贵族的孩子,他的父亲会来接走他们。可是周围人的窃窃私语又让他明白那是母亲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早就被父亲抛弃了,他只是贝萨流士的私生子,不被接纳。杰克的身份是不被接受不被看到,母亲没有看到他,周围人更不会在乎他。他像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人。

与露西相遇,他感受到了自己。露西像一束救赎的光,驱散了杰克满身的黑暗,告诉他这个世界的美好。杰克通过露西看到世界,自然他认为露西就是他的世界,所以偷跑出来的露西回到巴斯克维尔后,杰克决心找到露西,这样他的世界才会回来。
相遇过于短暂,杰克能感受到自己却没有彻底看清自己是什么。作为杰克这个人的身份认同戛然而止,继续停留于存在又不存在的原地。
可悲的虚假英雄——杰克
——水一样的感觉,连鱼也无法生存的,清澈无声的水面,望过去也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无法知晓对方的本质,明明就在眼前,却不断袭来无人存在的违和感……
这是奥兹华尔德第一次见到杰克时说出的话。这句话直接让杰克变了脸色,撕开了杰克一直不愿意直面的问题:他究竟是谁?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我究竟是什么?自我,究竟是我们自己决定,还是他人来决定的?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自我认同有两个方面:
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对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直接感知
个体对其他人识别自己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同步感知
自我涵盖了两层意义:我对我自己的认识——我的想法、我的需求,以及我的社会身份——别人对我的看法、认识。一个孩子第一次感知自己,是与母亲互动中产生,但身份的自我认同则需要从周围人的互动中获得。显然,杰克在这两条上都没有得到满足。
年幼时,母亲更强调杰克贵族后裔的外在身份,而非他这个人;旁人知道他是私生子,生父更是不闻不问,这代表不受欢迎不被承认。杰克获得的都是关于外在身份的信息,可惜它们是矛盾冲突的,即贵族后裔与贵族私生子之间的冲突,前者是被承认的身份,后者是被藏匿掩盖的身份。第一层意义上的自我,没有从母亲那里获得良好的形成,第二层意义上自我压根就无法形成。

成为少年的杰克此刻应该向着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行转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社会角色,彻底从一个孩童向成年人转变。他会在母亲、周围人的身上学习一个社会人该如何,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成为怎样的大人,最后整合童年所有的身份,使自己与社会情境角色相协调。这种理想状态,杰克是不会有的,童年所有的身份是不完整的,更遑论整合。
露西的昙花一现成为他迫切想抓住的那根稻草,他也通过努力最后来到了露西身边。露西给予他的远远不是一个世界,更是拥有一个自我的机会,甚至成为某种意义上杰克的“母亲”角色。
露西的哥哥奥兹华尔德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父兄,替代了他成长过程中缺失的父亲角色。就连奥兹华尔德杀死露西,都在隐喻“母亲”不可能属于他的事实。奥兹华尔德拒绝杰克的做法时,未曾想到杰克早已布置好杀局,只是并非他亲自动手。

当机会被剥夺时,也就失去了希望,绝望也一同失去……让整个世界坠入阿比斯去陪伴露西,像个孩子用破坏的力量表达对失去的愤怒。
幸运的少年——黑兔奥兹
——你虽然确实在这里,但又好像不存在于任何地方。你究竟在哪里?
这是奥兹 贝萨流士从扎克嘴里听到的话语,奥兹突然恐慌起自己到底是谁,为什么自己的父亲非常讨厌他?为什么说他是罪恶的?是要被坠入阿比斯的?那是自我不确定时的疑惑和不安。
第一次犹疑时,他否定自己是奥兹。虽然爱丽丝、基尔确定地说:奥兹就是奥兹,可惜缺失自我肯定时,无法做到自我认同。
被抹去的记忆会回来,当所有揭晓时,奥兹发现它真的没有作为人的身份。它是两个兔子玩偶中的一个,年幼的露西将它带入阿比斯,陪伴阿比斯。阿比斯赋予它意识,它透过留在人间的那只玩偶看到了露西的生活。再后来,它陪伴着两个爱丽丝,又辗转到杰克。
那一刻,它强烈地迸发出自我确认的意识,它自己是谁?它在周围人眼里是谁?爱丽丝告诉它,他就是奥兹,基尔说他就是自己的主人奥兹。他亦坚定大声地说自己就是奥兹!

扎克第二次问奥兹:你在哪里?
奥兹回答他:我就在这里!
奥兹远比杰克幸运,他的自我认同条件远远好于杰克。有阿比斯、爱丽丝、基尔的陪伴,他慢慢成长,他的善良、他的温柔都被看到,被他人珍惜。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赋予。
杰克则相反,父母看不到他,周围人看不到他,不知道自己在何处,清澈如泉水成了他的底色,那样的保护色让别人无法窥视。他要的认同求而不得,只能拼命从唯一的光露西那里争取。无论露西还是奥兹华尔德都无法替代杰克成长期中的引导角色,他们的认同也仅仅起始于杰克的透明底色。
被否定的锁链,只有消失
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阿比斯力量的具现:锁链,就会发现锁链存在于世的规则——当其拥有者否定锁链时,锁链就会消失不见。锁链皆是由坠入阿比斯的人类接受阿比斯力量后变换而来,它们是一种类似生物却又非生物的东西。
锁链作为工具力量应不受外界的影响,可是偏偏它存在的规则是宿主深信它的存在。锁链出现在人间的方式是由于宿主强烈的欲望执念吸引,宿主相信锁链的力量能实现愿望。
因为相信,所以存在:锁链相信自己是力量的存在,宿主相信锁链是力量的存在,所以锁链存在。这又是自我认同的两个条件。宿主一旦否定锁链的存在,即便锁链自我确信也无法挽回其消失的命运。这是作为工具的悲哀,作为丧失人性的惩罚……

工具只有人们认为有用,才有意义;人的自我认同,两者缺一不可,这算是一件好事吧。至少我们不会因为别人的否定就完全丧失了自己,我们还有一半的自我可以继续挽救一下。
沙布利耶悲剧推手之后,是寻找自我的旅途
那一曲贯穿整个故事的歌曲《露西》,是杰克找寻自我的孤寂悲歌,是奥兹找回自己的指引之歌。沙布利耶悲剧下,众人的命运轨迹被打乱,每一个人都因那场悲剧遗失了某一部分(比如艾歌,文森特,许多角色都在找回自己),脱离了轨迹获得救赎是故事的Happy Ending。

只是那清澈如水、被世界抛弃的少年,最终没能幸运地找到自己,他获得不过一份释然。消失,是归宿,连悲歌也不复存在。
终于,他彻底成为了不存在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