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甲骨文(三)| 教、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倏言忽语】
甲骨文的“教”字像是手执杖教子的形状,左边是“爻”(yáo),右边是“攴”(pū)。“攴”就是手拿木棒等器物的样子,比如“敲”字,更多时候写为“攵”(反文旁)。所以“教”有监督学习、驱使命令的意思。后在“爻”下面加上“子”,表示教育的对象从孩子开始。“爻”作为表音的声旁,也有说法认为是跟占卜相关的纹路,隶变后写作“耂”。
【举例】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孔雀东南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倏言忽语】
“学”字和“教”字刚好是一个行为的两面,其甲骨文字形为双手捧“爻”,下面是房子的轮廓。这里也出现了“爻”字,可见“爻”代表老师要教、学生要学的知识(我猜很可能就是怎么占卜的一套操作)。下面的房子也就是教育机构了,后来里面也加了“子”字。甲骨文中的“学”也当“教”的意思讲,读音也相同,现在一般表示学习、效仿的意思,读作xué。
【举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况《劝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注:本人非专家学者,仅以此为乐。且甲骨文字解说争议颇多,各执己见。所述者在我,所思者在诸君。若能引得两三人投身甲骨学说,我之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