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卡夫卡的《变形记》|小人物用什么对抗虚无?【周可】

2022-09-04 22:38 作者:库洛牌本牌  | 我要投稿

《变形记》

  • 对社会异化的批判

主人公在变成虫子时仍然想着工作的相关事宜无暇顾及自己现在的状况。(早上的工作,要赶的火车)同时家庭的情况迫使主人公承担非常大的工作压力且无法脱身。(妹妹的音乐爱好,父母的年迈与疾病,父母在公司欠下的债务)

  • 揭示了世界的荒谬感

没有目的的道路和没有道路的目的的恐惧(虚无)

一个为了家庭完全没有自己的人,变成虫子后发生的悲惨故事。从变成甲虫的开始,即从原来顶梁柱(家庭,社会身份)中疏离出来,成为与这个世界分离的一只怪物,并且诞生了甲虫的自我意识(身体的活动形态,吃腐烂的食物)。它这时体验到一种羞耻感,它的家人无法与这个怪物一起生活,被这个家庭所嫌弃(将主人公关在自己的房子里,只有妹妹会偶尔进去打扫与送吃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妹妹越来越不耐烦)。它可怖的样子与这种羞耻感使它与环境产生脱节与冲突。

主人公变为甲虫后,家庭就丧失了收入,于是将房子出租给三个房客,最后是主人公在三个房客面前出现后,吓到了三个房客,妹妹于是说出不能再让这个怪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话(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主人公被打后受了伤,后面自己死掉了,在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家人中,带着应该离开这个家的决心中。


  • 对于家庭形式的反思(自己加的)

实际上主人公从头到尾都有个人意识,主人公无法与家庭对话,却可以听懂人话,在这样的设定下,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写一直是这篇小说的重点,经常是伴有强烈的对比。(主人公以人的意识想要帮助家庭或者因对家人的留恋想得到家人的交流,但得到的却是嫌弃与驱逐,特别是最后想帮助妹妹结果吓到房客那段,虽然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一想到起因是主人公想帮助实现妹妹读音乐学校的执念就十分难受)在这种对比下,主人公是真的惨,我不自觉就会去思考主人公这样的意义是什么。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支撑起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一般是男性,在这里主人公是出于强烈的自愿的,那个时代似乎没人会感到奇怪,而百年后看主人公的我不是很理解主人公这种自愿,这种活法太累了,而主人公的结局也是“只有他不在的幸福”。

这样“胃疼”的结局是一种付出没有任何回报甚至丢掉性命的结局,而起因只能归于世界的荒诞,主人公本身遭遇的荒诞,家庭对主人公态度的荒诞,好心办错事的荒诞等。从始至终未曾改变的便是主人公对家庭的深情,也就是读者感受到的温柔,这是主人公对抗荒诞世界的方式。

  • 羞耻感

主人公抱着羞耻感,保留了人的尊严离开了这个世界。(与荒诞的世界对抗到了最后一刻)羞耻感可能是人性中的最底层,但是在荒诞的世界中,这种抗争是无力的。

羞耻感是一个人最后的道德底线,主人公用羞耻感向世界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存在。

卡夫卡不是把自己从羞耻中解放出来,他解放的是羞耻本身。

最后留给我们的,可以面对这个世界的究竟是什么。


卡夫卡的《变形记》|小人物用什么对抗虚无?【周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