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神话与仪式 第四章
实在没想到第三天这个决定就奏效了。本来已经找好种种原因暂时放下书本,一想到每日读书的计划才执行几天就“中道崩殂”实在是可怜,又拾起书本读上一章,不过,终究是开卷有益,丝毫不觉得浪费时间,反倒现在觉得没看书是亏了。
到了第四章,作者似乎又有所进展,重新梳理了两幅毛毯上的故事内容,并无什么修改,而是增添了不少内容。在谈论毛毯上的神话故事前,此书的叙述方式让我感到很有趣,整本书的不同章节显然写于不同时期,作者的观点不断修改完善,思考不断深入,理论的缺陷渐渐弥补,这样的编辑方式,让本书不仅仅展示了作者的研究结果,更展示了通向这一结果的道路,其中既有巧妙的联想,也有一时武断的错误,然而人类正是在成功与错误的纠缠中前进,我也从阅读过程中间接体验了一位严谨的学者治学的经历的冰山一角。
说回书中内容,这一章首先解释了新疆地区人们编织毛毯较普遍使用的三种技法:马蹄扣,八字扣,u型扣。本章所探索的两张毛毯就是使用第三种技法,并且是两毯合一。之后是于阗等世界上其他文明的非文字表述传统,这样的观点在以前我其实不太感兴趣。文字是最好的传承文明方式在此之前便是我不曾言说的观点。不过,本书中的毛毯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独具匠心的设计改变了我的看法,并且这种表述更加委婉和含蓄,又蒙上一层历史的神秘面纱,更具魅力。
作者重新梳理了1号和2号毛毯上的神话故事,相较于第三章的内容,作者详细解释了毛毯上的希腊神的身份故事,令人惊奇的是,毛毯上的内容与希腊神话的记叙几乎完全吻合,这种“准确性”显示出匠人无比熟悉希腊神话,这种熟悉不仅是知晓那些希腊史神的形象,也包括他们的故事,而这便是作者所要说的神话的“跨域性”。
在解读第二层时,作者提到佩尔塞福涅的水仙被作为打开冥界大门的信物出现,在希腊神话中吸引女神的水仙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神话内涵,这便是神话内容传播中的变异,或许工匠也知晓原本的神话,但为了暗示女神的身份,而修改了原本的情节,匠人的巧思在千年后向世人展示了神话传播演变的一环。
在第四层,作者关注到了伊南娜女神身边的两个无名小神,根据苏美尔神话,这两个小神与伊南娜的“死而复生”有关,到这里可以看出,整个毛毯的内容展现出了一种文学的规整与设计,匠人时刻把握“死而复生”的主题,所挑选的神明皆是冥界神,并从其特征暗示身份,如同作家用人物的衣着服饰,情态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一般。这一刻,这被毛毯保存下来的永恒一刻,匠人成为了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