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病毒的“变”与“不变”:万物皆变,不变之中蕴含着变,变化之
论病毒的“变”与“不变”:万物皆变,不变之中蕴含着变,变化之中又包含着不变,这是可以说是哲学的基本理念。万物皆变,这是哲学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古希腊“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箴言,还是古代中国“生生不息之谓易”,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关于变,有两个侧面的内涵,一个侧面:变是必然的,不变是不可能的;第二个侧面:变是必须的,不变就不可能存在。但具体到某一个有特定内涵或质的规定性的客体来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变中必须有不变,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定阶段变化中的质的规定性是不能变的。如果把不能变的给变了,就会丧失根本。 病毒的外形时时在变异,这是事实。但是变异的只是它的外表形状,而不是本质。不论病毒如何千变万化,病毒的毒性,永远相同,永远不变——只一个“寒”字而已。正如毒蘑菇的形状可以有千种万种,其毒性,却只有一种,一个“寒”字而已。由于病毒和蘑菇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同,病毒随空气从鼻孔和毛孔进入呼吸系统,吃蘑菇从口中进入肠胃消化系统,接受寒毒的部位不同,因而引起的症状也各有不同而已。 病毒的寒性进入人体之后,人的防疫系统就会发热。发热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热胀冷缩”的物理学反应:由于肺通皮毛,毛孔和肺同属于呼吸系统。病毒侵入人体之后,所侵犯的首先是整个呼吸系统,包括肺和皮肤毛孔,因寒性刺激而收缩,毛细血管于是收引闭塞,微循环阻力增大,血中氧化产生的热能不能及时散发体外,于是引起发热。另方面,人体通过发热,把病毒杀死。人体战胜病毒的办法,就是发热,而不是有毒的杀菌药,不是有毒的杀毒药。西医用毒药来杀菌杀毒,副作用太多,往往引起自身中毒,而产生股骨头坏死等多种后遗症。 由于病毒的寒性,引起体表微循环阻力增大,血中氧化产生的炭酸气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酸性刺激神经,所以引起“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头痛,颈项强痛”,种种全身酸痛,四肢疼痛的症状。这是病毒侵入体表的第一个层次,《伤寒论》对这体表层次的病症,统称为“太阳病”。因为体表属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治法就是“发汗法”。但是因为各人体质各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所以发汗法也比较复杂:脉紧有力,无汗,为在表的寒实证,用麻黄汤一服可愈;脉浮弱有汗的,为表虚证,用桂枝汤发汗;无汗,身痛发热,颈项强痛的,葛根汤发汗;“心下有水气”,而见“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少腹满,或喘者”,就用小青龙汤加减;发热兼有烦躁,身疼痛无力,四肢困重,无汗,脉浮缓或浮紧,是表寒兼有里热,要用大青龙汤发汗;还有胸满喘咳,舌红脉数,为肺中热甚,用麻杏甘石,清泄肺中郁热;发热而脉沉弱,虽见身痛发热的太阳表证,也必加附子。滥用麻黄汤葛根汤,或麻黄石膏等方退热,易引起汗多亡阳,容易死人,最宜注意。当今人们体质,普遍阳虚多水,用苓桂术甘汤加附子半夏,最为保险。 太阳部位,等于国家的边界线。能御敌于边界,不使入侵内地,方为上策。如果不能在太阳部位把病毒歼灭,才有继续侵犯心肾肝脾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