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译】渤海行动战记(二十)

2021-10-25 10:22 作者:ACTIVISTSUN  | 我要投稿

  本文译自《第三海军营1900至1901年镇暴战记》(Die Kämpfe des III. Seebataillons während der Wirren 1900/01),系关于庚子国变以及德国海军步兵之一手史料。原作者为时任(1902年)第三海军营少尉军官赫伯特·冯·克莱斯特(Herbert von Kleist)。

  本文旨在以德方视角来展现当时的历史事件,以便读者对相关历史事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文中观点不代表译者本人观点。   


使馆区街道上的街垒

  七月二日,只有少量子弹射向使馆,但不幸的是,在使馆第一秘书的房子天窗处站岗的,来自第二连的海兵埃贝尔(Ebel)被子弹击中心脏身亡,来自第一连的海兵施特劳斯(Strauss)被抬枪打出的一颗大钢珠重伤大腿,在傍晚时分伤重不治。在七月三日,俱乐部的卫兵死里逃生了一回。他们在警卫室留意到中国人有强烈的异动,于是马上跑了出去。几乎同时,三颗榴弹在警卫室炸响,将后者炸成了狼藉满地的瓦砾堆。只有第四连的豁免兵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右臂轻微擦伤。中国人不断尝试把攻击阵地朝使馆的方向推进,屡屡取得成果。为了干扰对方的行动,佐登伯爵朝他们发射了猛烈的火力,但因为对方的工事修筑得很有水平,所以针对他们的火力都没起到什么效果。七月八日上午,中国人恢复了对德国使馆的攻击,他们在正阳门和皇城的城墙上架设了15门重炮,对德国使馆进行了猛烈的炮击。有多发炮弹击中了公使的房子。石块、瓦片、木屑、弹片,都混在一起,四处飞散。墙上的一个大洞,屋顶上的一个缺口,破烂的房梁,大堆碎石和瓦砾,标记着炮弹射入的方位。下午2时,在旧俱乐部后面的小房子里换岗的,来自第三连的豁免兵威茨(Wirtz)被射中大腿,还有来自第一连的海兵福斯塔(Förster)右肩受伤。在之后的七月十一日,来自第一连的海兵伦特麦斯塔(Rentmeister)被一颗从墙体的缺口射入的子弹击中腹部,在当晚不治身亡。这种流水账的战斗夜以继日地进行着。几个星期过去了,救援部队依旧没有踪影,而弹药和食物已经越来越少了。

  中国人也终于认为,他们自六月二十二日以来对德国使馆的炮击已经使得这支小规模的守军疲惫不堪,是时候发动进攻了。七月十二日凌晨2时左右,对方进行了一次小规模试探。他们吹着号角,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响,不断高喊着“杀”(Scha),但对方没离开过他们的阵地一步。次日上午9时许,俱乐部屋顶的观察哨,来自第一连的豁免兵根塔(Günther)倒在了岗位上,在俱乐部里巡逻的,来自第三连的海兵葛兰利(Grämlich)(译注:在《第三海军营营史》一书中,此人名字拼写为Gramlich)也受了轻伤。在整个上午,中国人都保持着微弱的火力。从中午开始,就进入了不平常的寂静,到了大约5点钟,对方以前所未有的凶猛来势重新开始倾泻火力。在这期间,来自第四连的海兵柯尼希(König)受轻伤,同样是第四连的海兵克劳斯(Klauss)(译注:在《第三海军营营史》一书中,此人名字拼写为Klaus)左臂重伤,第一连的海兵塞弗特(Seiffert)右边膝盖被炮弹破片所伤。

  但在仅仅5分钟后,对方的火力停歇了,而当中国人在法国使馆引爆了地雷的时候,数百个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凶狠气势发起了冲锋。他们的号手用长达两米的号角吹出震耳欲聋的噪声,那是冲锋的号声,大炮再次鸣响,冲锋的人群不断开枪射击,向着人数稀少的德国守军逼近。最外部的建筑,也就是俱乐部的房子,已经被守军放弃,中国人也把那房子点着了,同时在东边的使馆围墙上,敌人正开始往墙上凿洞。情况万分危急,必须果断作出决策才能避免守军遭受重大损失。佐登伯爵当机立断,用哨子吹响了“全体出击”(das Ganze avancieren)的指令,然后自己抄起一把步枪,在身边仅有两名海兵跟随的情况下,高喊着“乌拉”,冲向了围墙缺口那边一脸惊诧的中国人。此时其他的士兵也已经赶到,紧接着是一场短暂却激烈的肉搏战。第四连的海兵贺恩(Hörn)(译注:在《第三海军营营史》一书中,此人名字拼写为Horn)提枪朝着中国人的执旗手冲刺,将对方用刺刀一把钉死在瓦砾堆上,并在眨眼间抡起了敌人的大旗,朝空中高高举起。在野兽般的恐慌中,中国人作鸟兽散,被海兵队速射的子弹追赶着。

  这一辉煌的胜利,比起德国使馆的解围更值得论功行赏。我方坚不可摧的进攻之心,以及强有力的,视死如归的精神,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得他们放弃了任何继续进攻的企图,只局限于纯粹被动的封锁使馆以及进行炮击。因此,德国人的胜利成为了使馆之围的转折点。而被德皇陛下授予“功勋勋章”(der Orden „pour le mérite“ )(译注:即俗称的“蓝马克斯”勋章)的佐登伯爵更值得赞誉,因为他不仅通过自己冷静、谨慎、有决心,以及勇敢的指挥,带领着他的小分队,让德意志之名在各国中稳列第一,而且在使馆解围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得到了各国的认同,没有嫉妒之情,而是感激之心。豁免兵贺恩以视死如归的方式夺得的敌军旗帜被保存于基尔的海军博物馆,以纪念这一英勇事迹。德皇陛下也特别表彰了豁免兵贺恩,并授予其军事功勋十字章(Militär-Verdienst-Kreuz)(译注:这是普鲁士授予士兵士官的最高级别战功奖章,坊间有“士兵蓝马”的外号,在整个渤海行动期间仅颁发过这一枚)

——未完待续



【个译】渤海行动战记(二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