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话语主义(2-1-4-4)——在场形而上学的终结,最早的精神分析师
2-1-4-4.话语主义(Disscoursivism)
代表人物安提丰
在场域论上是宇宙(cosmos)/自然(physis)&习俗(nomos)与多重逻格斯(logoi)的对立,逻格斯是超越自然与习俗的
在本体论上本体是多重逻格斯(logoi)/真相(truth)。在多重逻格斯的竞争与失败当中,一个全新的逻格斯从而才能诞生,去抵达一个创伤性的维度——真相。这里的真相并非是与现实相符以及内部连贯的,而是高于现实的(例如现实是a杀死b,而真相则是a为何杀死b)。真相是能够达成一个多重逻格斯之间连贯,消除它们之间冲突的维度,从而改变我们体验世界的符号学框架(价值,伦理判断等)
在认识论上认为一个单一稳固的逻格斯是不能够获得真理的,例如自然以及习俗内部的逻格斯都是不可靠的。安提丰对于逻格斯的看法就如拉康一样:多重符号系统都试图缝合现实,但其中总是有无法缝合的剩余,即真相。因此应当追求的该是多重逻格斯,从中真相的维度才能被抵达。由此可以说安提丰的话语主义破除了逻格斯中心主义与在场形而上学
在目的论上均衡的力量与决断的力量之间的冲突,以及记忆的沉淀对于它们的调和都是不可靠的。均衡代表着习俗,会导向武断的法律;决断代表自然,以人类的痛苦与死亡为乐;而记忆则是主体性的维度,会导致失真。安提丰由此认为世界是没有一个稳固的目的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