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能拿捏住艺术的门槛吗?
盲盒能拿捏住艺术的门槛吗?
*木木美术馆的网红色彩有多大用?
泡泡玛特投资木木美术馆后,双方给出共同标语,“艺术碰撞潮流文化,共同推动文化消费升级。”但这次从潮玩跨界艺术领域的尝试也让不少人感到惊讶。据推测,泡泡玛特可能会出现在周边衍生商品上。但最重要的是,在艺术与潮玩间找到平衡点,否则流量涌入的同时也很可能带来危机。
*艺术之前,山寨与甲醛仍未解决
盲盒的魅力所在,其实是稀缺性和可交易性的炒作。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16.83亿元,毛利率64.8%,这表明:泡泡玛特带着“盲盒经济”出圈了。但与此同时,狂奔的后遗症也开始不断显现。泡泡玛特招股书显示,其自有IP收益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但拥有的独家IP所占收入却逐步上升。一旦授权到期或终止,泡泡玛特将会面临市场力大大下降的风险。毕竟消费者更多是对IP买单,而非泡泡玛特本身。此外,多次深陷“山寨门”同样让泡泡玛特在“娃圈”难抬头,“甲醛娃娃”、“割韭菜”也在不断劝退玩家。这些标签的帽子一旦被扣上,便很难摘下来。
*盲盒出圈要打艺术这张牌?
资深艺术编辑侯子蓝认为,泡泡玛特这次与木木美术馆的携手,背后的深意也许有三层。其一,提升格调。大部分购买者只是喜欢未知带来惊喜的模式,因此让产品价值大于形式才是长久之计,通过艺术融合提升格调,能够提升产品价值。其二,联合创作。泡泡玛特在IP上持续输出的确是个难题,因此急需找到能够持续对其输血的原创机构。其三,打造艺术衍生品。泡泡玛特盲盒形式单一,带来的局限性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