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状元书法家贺知章

2023-07-10 23:38 作者:东莞人文历史  | 我要投稿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状元书法家贺知章

唐代诗人贺知章如果活在今天,绝对是个“神人”。其实,他在他那个时代,也是“神人”。

贺知章凭2首诗,就已经可以流芳千古。

第一首是《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二首是《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首诗在唐代和当代都堪称流行文化的楷模和典范之作,是妇孺皆知的。

他的《咏柳》诗更是多次入选小学教材。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唐代的许多诗人都是偏科的。虽然诗写得好,但是,考试成绩总不是很理想。比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人就是,每每进京赶考,总是名落孙山。

贺知章可不一样。他是写诗、科举两不误。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武皇恢复科考,贺知章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一举夺魁,成为当年的状元郎。是个“考试型人才”,是个“学霸”。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贺知章出生于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后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贺知章出身官宦世家,10岁能赋诗作文。36岁进士及第,被钦点为状元。是唐朝学历最高的诗人。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喝酒,有“清谈风流”之誉。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合称“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称为“仙宗十友”。

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称赞贺知章:“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歌唱的就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船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头号“酒仙”,真是名不虚传。

贺知章仕途50多年,86岁高龄才辞官返乡。《回乡偶书》即是写于此时。

贺知章这样的性情,实在是很适合写草书。

事实上,除了诗文,贺知章的草书也极负盛名。

吕总《续书评》评价贺知章草书:“纵笔如飞,奔而不竭。”

陶宗仪评贺知章:“善草、隶,当世称重。晚节尤放诞,每醉必作为文词,行草相间,时及于怪逸,使醒而复书,未必尔也。”

《孝经》草书,纵26.0厘米,横265.1厘米。


贺知章的书法存世极少,现在可见的草书作品只有《孝经》。

《孝经》草书,纵26.0厘米,横265.1厘米,通篇略取隶意,融入章草,气息高古,格调浪漫,充分体现了贺知章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

《孝经》草书,中锋行笔,圆浑苍润;结体开阔,字形摇曳摆动,妙趣横生;章法有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流露出狂放激荡、不拘一格的气势;墨色古雅,节奏感强。

唐代书论家窦蒙在《述书赋并注》中称赞他“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对他的评价竟然高于孙过庭。


《孝经》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状元书法家贺知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