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惊心!河北一派出所对烟花爆竹进行取样鉴定时发生爆炸,多人伤亡

2023-05-27 10:55 作者:苏州水煮鱼  | 我要投稿

大城县烟花爆竹爆炸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一次非法买卖烟花爆竹的取样鉴定,竟然引发了一场惨烈的爆炸

5月27日,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消息,当日下午,大城县公安局在对一起非法买卖烟花爆竹案件进行取样鉴定时,发生了爆炸事故。

据了解,事发地点位于大城县公安局派出所内部,爆炸原因可能与取样鉴定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有关。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经初步核查,现场涉及人员11人。目前,已搜救出9人,其中5人正在救治,4人已无生命体征;失联2人,正在全力搜救。

这起事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哀悼。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表达了对遇难者的哀思和对伤者的祝福,并呼吁加强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烟花爆竹的危害不容忽视

烟花爆竹虽然美丽,但是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据专家介绍,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这些物质会刺激人们的呼吸道、眼睛、皮肤等器官,引起或加重各种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同时,这些物质还会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影响能见度和空气质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此外,燃放烟花爆竹还会产生巨大的噪音污染。据测量,燃放烟花爆竹的噪音可高达135分贝,远超过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高强度的噪音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睡眠、休息和学习工作效率,还会损伤人们的听力和神经系统,甚至诱发震爆性耳聋等严重后果。

更为严重的是,燃放烟花爆竹还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由于烟花爆竹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极大的风险。一旦遇到火源或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用,就可能引发剧烈的爆炸。而且,在冬季天干物燥的情况下,掉落的未及时熄灭的火星也可能点燃周围的可燃物,引发火灾。这些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禁止生产、储存、运输、经营、燃放烟花爆竹是必要的

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由于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和使用烟花爆竹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国务院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烟花爆竹禁限放措施,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加强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的违法行为。

根据这一要求,大城县于2021年2月1日起,实行全域、全时段、常态化禁止生产、储存、运输、经营、燃放烟花爆竹。同时,对举报非法买卖烟花爆竹的有功群众予以奖励²。这些措施旨在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是烟花爆竹的禁令不够严厉?是对于非法买卖烟花爆竹的惩罚不够严厉?还是我们的安全意识不够高?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仍有一些人无视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为了一时之快或者一点利益,冒着巨大风险去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这些人不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还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这次事故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烟花爆竹

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再袖手旁观,更不能纵容和包庇。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禁令,拒绝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

我们要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非法买卖烟花爆竹的线索,支持公安机关依法打击违法行为。我们要弘扬文明新风,用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烟花爆竹,用其他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式表达节日的喜悦和祝福。

让我们共同努力,抵制烟花爆竹,远离危险,保护环境,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社会氛围!


烟花爆竹的危害不容忽视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烟花爆竹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有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不能一概否定或抹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烟花爆竹也面临着安全、环保、法律等方面的挑战,不能不加以改革和创新。

我认为,传统烟花爆竹应该在保留其精髓和特色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要求,寻找更合理更科学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与其他替代品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化、丰富化、现代化的烟花文化。

烟花爆竹在民俗文化中至少有四个象征:

一,绚丽的烟花爆竹,可以渲染美好佳节气氛;

二,燃放烟花爆竹是用特殊的方式装点节日,凸显其与平常日子的不同,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三,爆竹声起,往往可以提醒人们团圆时刻的到来,借以寄托对家乡和故人的思念;

四,烟花爆竹因为绚丽且转瞬即逝,因此可以引发人们对转瞬即逝时光的珍惜。

因此,禁止生产、储存、运输、经营、燃放烟花爆竹,并不是要否定或抹杀这种民俗文化,而是要在保障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寻找更合理更科学的替代品和方式。


 呼吁全社会共同传承和创新烟花文化

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再袖手旁观,更不能纵容和包庇。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禁令,拒绝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和燃放传统烟花爆竹。我们要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非法买卖传统烟花爆竹的线索,支持公安机关依法打击违法行为。我们要弘扬文明新风,用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传统烟花爆竹,用其他更环保更安全的替代品和方式表达节日的喜悦和祝福。

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烟花爆竹的替代品,如电子鞭炮、无人机秀、灯光喷泉、水幕电影等。这些替代品既能够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又能够避免传统烟花爆竹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当然,这些替代品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

烟花爆竹的替代品虽然可以减少传统烟花爆竹的危害,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例如,电子鞭炮可能存在触电、着火等安全隐患,无人机秀可能存在坠落、碰撞等安全隐患。为了避免烟花爆竹的替代品成为新的伤害源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一,是要加强对烟花爆竹替代品的标准制定和质量监管,规范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确保产品符合安全要求,避免出现“三无”产品或劣质产品。

- 二,是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安全教育和引导,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使用烟花爆竹替代品,遵守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防止误操作或滥用造成危险。

- 三,是要加强对烟花爆竹替代品的使用场所和时间的管理,根据不同的替代品特性和风险程度,制定合理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干扰或伤害。

- 四,是要加强对烟花爆竹替代品的社会监督和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群众和媒体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创新烟花文化,远离危险,保护环境,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社会氛围!

这起爆炸事故无疑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第一,人员伤亡会影响社会稳定。11人中的4人已经遇难,5人正在救治,2人失联,这无疑是一个噩耗。遇难者家属将遭受巨大创伤,社会各界也会为此悲痛。如果再出现人员伤亡,社会情绪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稳定。

第二,事故调查会影响政府公信力。政府部门的工作疏忽将遭受舆论质疑,政府公信力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政府必须全力进行事故调查,查明责任方,并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第三,安全管理需加强。此次事故突显了相关部门对危险品的安全监管和规范处置存在漏洞,必须引以为戒。对烟花爆竹等危险品的生产、存储、运输等全过程实施严密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定与操作规程,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社会治安受到影响。此类突发爆炸事故会让人们产生对生命财产安全的恐慌和不安情绪,社会治安氛围会受到一定影响。政府必须采取积极举措来消除民众的后顾之忧,保障社会秩序。

第五,危险品管理需改进。此次事故再次突显我国在危险品管理方面还存在各种不足,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必须根据国际标准严格控制危险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少危险品事故的发生。


这起爆炸事故的影响是深远的。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严肃查处,并落实各项改进措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与危机管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自古有之。一直是我国人民表达节日快乐气氛的一种手段。全面禁止既不符合民众的心理诉求,也违背保护我国文化传统的初衷。怎么样既能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又能减少燃放过程中造成的伤害。还需要有关部门专家共同研究,拿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办法。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但也要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规范和管理烟花爆竹的生产和使用,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节日欢乐。

这次取样造成的烟花爆竹爆炸,网上议论纷纷,各种质疑。我们静待官方调查结果就好。毕竟现在救人是第一位的。

期待受伤者早日康复;期待失联人员早日找到,平安归来!

说出你与众不同的观点,让你成为一个与众不同自己》



惊心!河北一派出所对烟花爆竹进行取样鉴定时发生爆炸,多人伤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