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清美考研工艺美术真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思维与技巧·学术与实践
2022工艺美术业务课二真题解析
首先,恭喜各位学子成功熬过这一年,无论结果如何,先给自己鼓鼓掌吧。接下来要好好休息,整理思绪。现在给大家几个建议:
1、 趁着考研的热乎劲,赶紧找一件自己很想做但一直没做好的事情,一点点试着做起来,从培养兴趣开始。
2、 计划一下休息计划,可以试着带一本书去外地走走,体会一下自然和文字的芳香,努力让自己也成为一个读书人。
3、 整理思绪,清醒的时候想想自己过去的一年那些地方做得好,那些地方踩了坑。未来还有什么打算,不要把考研当作人生的限制,Just do it!

2022注定要在考要成为考研史上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在“内卷”的趋势下,考研大军终于突破了400万,达到惊人的457万;这一年,新冠疫情带着奥密克戎袭击全球,万千考研学子在举世忐忑中走进了考场,尝试改写自己的命运;这一年,全国顶尖设计学府清华美院的设计考研终于将学术型硕士和实践型硕士作了明确划分,发挥了艺术院校的高地作用。从此,学术与实践、终于要有明确的分野了。
从2020年12月27日到2021年12月26日,长达一年的猜灯谜大戏终于落幕。意外的是,这次清华的考题居然没有超出预料,是平时大家训练所及并且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这次,清华考题玩的是形式,素描这科回马枪真让很多人措手不及,更让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们难以措手。

首先是素描。素描不必多说,也希望大家不要多想,重点还是对美术功底的考察与摸底。这次的考题虽然让大家做到“创作”的成分,但就工艺美术而言,肯定是更加注重功底考察的。这要从工艺美术的学科分野说起。
早年的老工艺美院是设置装饰艺术系的,这个系就是当今工艺美术系、雕塑系和绘画的前身。装饰艺术系包括四个专业:装饰绘画、装饰雕塑、金属工艺、漆艺。1999年以后,装饰艺术系变成工艺美术系,保留了金工(改名为金属艺术)和漆艺,2001年左右增加了纤维艺术和玻璃艺术的招生。装饰雕塑专业变成雕塑系,装饰绘画专业变成绘画系。时至今日,工艺美术系有大量老师都有雕塑或者绘画的功底和学术背景。例如玻璃艺术的关老师、漆艺的程老师和金属的王老师……这些老师都是设计和造型多面手,绘画、雕塑、设计,图案都样样拿手。包括在平时的沟通和学习中,都能感受到各位老师对美术基础的重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次的素描考试着重考生们的功底考察,并且在本专业应该会长期沿用。
说到考试,在素描这张考卷上,除却功底,应该是写实与创新并存的,既要有超脱现实的思维意识,又要有扎实的素描功底加以刻画。例如本次考题让把两个器物做一个结合,我在听到时,马上想到了瓷器以及景泰蓝的典型器物-双联瓶。这个器物不仅在工艺上、材料商、造型上符合中国传统,而且在寓意上也很契合本次的考题(东西方文明对话),如果能这样做作结合,创意方面可以有所体现而且也会向老师展示自己的工艺美术积累。但方法绝不唯一,只要能兼具创意和刻画,问题应当不大。

其次是装饰画创作。由于今年是学硕考试,与专硕的三张创作相比,明显放松了对专业创作的重视。这个行为非常大胆,也极具标志性,极有可能在以后的备考上要有明确的准备区别了。但因为装饰图案是工艺美术的核心课程,所以虽然看似分值平均,但这才是重头戏。 “东西方文明对话”这一考题沿用了虚题的考法,相信之后应当仍以此为导向。但这一考题解题并不难,首先在含义上较好理解,其次在表现上又很宽泛,再就是在素材上还有所参考,并且是工艺美术常见的器物题材,所以想画成不是装饰画都很难。在这样的条件下,拼的是创意和技巧。创意强调的是扣题方式,技巧着重于表现手法与装饰功力。
首先就创意而言,画面究竟以什么形式呈现是一个开放的要求,抽象画这一要求还是比较开放的。其次,要求从素描出发,进行归纳整理,这就是写生变形,也就是图案创作的方法。那么如何扣题就是创意所在,比如说,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依赖器物本身进行表现,这样的方法一定是求稳的,但能否出新还要看具体的创意点。如果从另一角度考虑,我们是否一定要局限在器物的表现上?能否通过场景的想象进行创作?画面的素材中是不是有其他题材?人物、动物是否暗含?这些都是在考场上可以出发的思考点。例如通过抽象的语言表现西方原始氏族使用青铜鼎烹煮食物的场景,或者原始氏族与青铜老虎(虎耳鼎)相处的故事场景……创意不唯一,但扣题是关键。


其次是表现技巧。“化繁为简”要求看似与去年的“大道至简·少即是多”似乎有相似之处,但其实区别在于这次明确了以此为表现手法。“化繁为简”到最后就是设计语言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如何运用这样的语言去再造画面是表现重点。在解题中,我们常常依赖题材和手法进行扣题。考前我给同学们分析过,前者容易后者困难。以去年考题为例,既可以直接通过点线面的单纯语言去构建画面,也可以通过选用典型的表现题材进行扣题(东方陶瓷,西方建筑)。如果采用后者,画面是否简化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然而这次明确了以“化繁为简”的表现手法进行表现,所以画面应当是简洁更易胜出,且另外给了“东西方文明对话”为主题,这样的双重规定下,考的是限定语言条件下对图案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美感强化的能力。
技巧无非就是色彩、形态和形式美法则。如何运用简单的点线面去表现这几方面是考题核心所在。色彩可以提取素材中的黄、黑、青绿色进行搭配,以此达到色彩上的呼应,也可以运用自己配色进行表现。但基本的配色规律要体现出来:
同类色中找对比
整体饱和度偏低(雅致)
同类色中要找丰富的明度变化


形态上,既然要求是“化繁为简”,那尽量不要过于复杂,还是要清晰肯定。把点线面的美感做足,每条曲线都力争为韵律服务,每个色块都作为画面的色彩构架出现,每个点都尽量营造出画面节奏。这样简化的语言去表现丰富的画面效果是比较显优势的。

形式美法则是融在以上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所以如果上过暑假班或者春季班课程的同学们应当对此并不陌生,而且还很熟悉。
变化与统一
节奏与韵律
对比与调和
对称与平衡
重心和比例最后是设计策划。其实看到这题我真的为大家感到庆幸,也为自己的课程设置感到欣慰。在精批班、封闭班、高分班和冲刺班上,我都对策划文案写作做了讲解。无论是结构上、内容上、主题上,技巧上都做了细致的要求。除此之外,我还参照权威的案例为大家提供了结构模板。并且在每日的练习题中都尽量包含这一题型(见图)。所以,相信上过这样课程的同学们听应当在考场上游刃有余了。


设计策划这一考题是看似考察大家的文字功底,其实是查看大家的组织能力和规划能力,因为学硕平时创作要求低,会参与设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所以这一考题也体现着明确的学术与实践分界。设计策划的撰写要求是结构清晰、主题明确、活动紧凑,样式丰富。写作技巧就是通过各种活动去表达一个主题。
例如此次的“东西方文明对话”就是本场策划的主题,那么这一主题体现了什么主旨,或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策划这样主题的活动?(类似展览前言)然后就是通过怎样的活动来回答这一主题。以展览策划例,是否可以通过展览+现场展演的形式进行展示,让观众在观赏展品的同时深入体验原始人的起居生活方式,以此了解工艺美术的适用性法则。或者在现场通过展品+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让大家在观赏展品之前先对各自的大文化背景进行初步了解,例如商代的鬼文化,古希腊的民族文化等。最后回馈到“东西方文化交流”这一主题上。

纵观本年的清华考研,在内容上,考题本身难度不大,且我们平时都做过类似的解题思维训练;在形式上,只是素描这一回马枪让跨专业同学措手不及,其余另外两项重头戏我们都是全覆盖并且充分练习的。
所以,相信大家在本年课程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美术功底,业务课二达线问题应当不大。如果考场上有如神助,灵感乍现,那么取得高分的可能性也很高。所以,望星光不负赶路人,在此祝愿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圆梦清华!

复习安排上,史论的学习显得异常重要。当主观题排布在我们面前时,重要的底气就是读书多、理解深,范围广。除此之外,似乎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业务课二中,前期务必重视装饰画和素描的练习。这两科都是长期战,是考验基础和功力的。同时明年的招生类型是实践型硕士,按套路来说设计策划文案不会出现。然而,创作量提高到了3个。这个是史无前例的增加,所以大家还是要把基础打好,这样才能在后期着力于思维的开发与训练,并且能够保证有充足的技巧把画面实现。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把复习进度提前,这样在后期的时候才会有底气坚持。
学科优先度上,往年“先英语,再专业”的复习逻辑似乎需要调整,尤其是明年的实践型硕士,招生人数多,机会难得,但是面临的创作难度和要求会提升,所以可以让专业课复习进度大大提前。
注:这两年的考题似乎呈现出一种业务课一与业务课二“合流”的趋势,二者常常相辅相承出现,尤其在业务课二中,近两年考题似乎都能写作论文,所以在明年的复习中,业务课二的出题和培养方向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参考方向。通过与史论教师合作出题,进行文字到画面的创作实践尝试。
最后,预祝各位同学取得理想成绩,不负一年的辛勤付出!
梦想清华清美考研教研中心
工艺美术教研组
2021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