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白沙子的内容,这有甚么特殊吗?南风述疏。
第一,在学习了阳明之后,以前也向学生解说过,传习录和大学问,在阳明先生的文集中,多次提到湛若水,因此大有印象。
第二,在家祖书院的纪录中,常从事于白沙书院的辅导。彰化孔庙是1726年建成,是当时的官学场所,家祖书院是1848年落成。孔庙和书院,官学和社学,在当时是一体的。家祖书院所用的学规,是引用白沙书院的,而白沙书院是彰化孔庙中,书院旧有名称。而白沙书院的命名,有纪念陈白沙,圣学功劳的原故。
第三,个人经历赴内地,多于广东等地。为亲圣哲,体会圣学,于当地的文化名胜,自然多有注意。而白沙子亦有诗教正解。
第四,举出端正的,就可以屏弃乱道的。到了某些地方,听过许多怪论,无端的皮毛偏门。这都会令事功错误,人心沮丧。天道是清清楚楚,社会有伦常广布,生命存在就要有所行为。虽然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但是人心的纯诚,是不会对常道失去感应的,那么圣贤怎样去掉烟雾,唤回人性的呢?那就看看圣贤过往经历是怎样的。有了方向的正确,认识上加以清楚,才需要有所期待。如果没有经历,没有行动,思想破碎,力行片断,斗筲量能,那是要期待甚么呢?
一步步走来经过,没有一件那一件事情,是不重要的。已经在岭南广州有所经历,虽然不是认识多少人,但是这片土地上,自然有她的地气。这样的土地,诞生这样的人。儒学在当地,曾经有过标竿,那就是孔庙中的先生陈献章,白沙子。在学问上,有其高足弟子湛若水,论述甚丰,后来门人多有倾服。其人更是阳明子的论道至交。阳明事功伟阙,甘泉亦称八座鸿儒。阳明有师娄谅,若水师从白沙。白沙与娄谅皆从于先生吴与弼。要继续儒道,重新耕耘,翻挖土地,这就是要接续的火种。可以循例而有所损益,融会贯通而有所日新,能继往开来的,这也就是道路。凡事都有来龙去脉,成功都有准确应对,顺人情,应伦常,合情理,何处不安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