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思肯lvs9580手持二维条码等级检测仪在条形码二维码合规测试中的应用
在整个供应链中,条形码作为信息的载体能否被准确、快速的识读都关系着整个系统能否高效的运行,因此,条码的质量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条形码技术作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之一,它以快速、准确、可靠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各行各业中被大量采用。在整个供应链中,条形码作为信息的载体,自始至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产品生产、运输、销售、跟踪等每一个环节,条形码能否被准确、快速的识读都关系着整个系统能否高效的运行,因此,条形码的质量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条码二维码为什么需要被检测
条码检测是对条形码质量进行监管的有效手段。条形码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数据并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它在数据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条形码不合格,就意味着数据链被破坏,供应链也将无法进行下去。在供应链中的任何环节,如果条形码不能扫描,将会给它和它的贸易伙伴带来比没有条形码时更多的困扰。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检测对条形码的质量进行控制。 条码检测的目的是确定条形码是否达到了正常使用的要求,对于条形码的生产者,使他们能够检查产品的质量并将检测的结果反馈到条形码的生产过程,并预测条形码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能否良好的发挥作用;对于条形码的使用者,可以帮助他们确认所使用的条形码是否标准,并与条形码的生产者在条码的质量水平和可接受程度上达成共识。 在某一批条形码或者使用了条形码的产品中,通常不要求也不需要对它们逐个进行检测,只需要抽取其中的某些样品,因为在相同的生产过程中所生成的条码的质量等级往往是一致的,在理想情况下,抽样的过程应该按照统计学原理来进行。
二、条形码如何被检测
目前有两种通用的条码检测方法:“传统检测方法”和“扫描曲线分析法”,后者也称为“ISO检测法”。 1、传统检测方法 传统检测方法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检测主要基于两项参数:印刷对比度(PSC)和条宽偏差。如果条(或空)宽度的偏差在限定的范围内,而且PCS的值达到限定值以上,这个条形码本身就被判定为“符合要求”。 传统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条形码实际的扫描特性没有太大的关联,其中一个原因是判断条形码合格与不合格的界限只有一个一在允许范围内核不在允许范围内。而实际应用当中,不同的扫描器在扫描性能上有很大不同。另外,传统检测方法是基于一次扫描的结果,这一次扫描通过的可能恰好是条形码质量最好的部份,也可能是最差的部份,它不能够全面、真实地反应条形码的状况。
2、扫描曲线分析法(ISO检测法)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扫描反射率曲线检测法”。这一方法最初被称为“ANSIverification”(即美标检测法),因为它最初出现于1990年发布的美国标准"ANSIX3.182”标准,后来,这一方法又被1995年发布的欧洲标准(FN1635)和2000年发布的国际标准(ISO/IEC15416)所采用,这个ISO的文件就是最终的国际检测技术规范,即“ISO检测方法”。
ISO检测方法通过对条码扫描得到的“扫描反射率曲线”分析条形码的尺寸特性、光学特性等各项参数,并将条形码分为“A”-“F”五个等级,条形码符号的等级表明了其印制质量及适用场合。A级条形码符号通常能被很好地识读,适用于各种场合。B级条形码符号在识读过程中的表现不如A级,其中一些符号可能需要重复扫描。C级条形码符号可能需要更多次的重复扫描,通常要使用能重复扫描并具有特殊的多条扫描线的设备才能获得好的识读效果。D级条形码符号可能无法被某些识读设备识读,要获得好的识读效果,要使用能重复扫描并具有特殊的多条扫描线的设备。F级条形码符号是不合格品,不能使用。
常用的条码等级检测仪有:
RJS D4000便携式一维码等级检测仪 迈思肯LVS9580手持二维码等级检测仪 迈思肯LVS9510桌面二维条码等级测试仪 欧姆龙lvs9585-dpm二维条形码质量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