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rrell P34六轮战车的始末
Tyrrell P34是世界上第一辆六轮F1赛车,它拥有四个小尺寸的前轮,一对常规尺寸的后轮,于1976和1977年短暂征战F1,在1976年瑞典站获得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冠军,最后因各种现实因素带着六轮赛车的概念退出了F1赛场。Tyrrell P34源于一位敢于突破常规的天才工程师的大胆构想,虽昙花一现,但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Tyrrell P34的故事要从1968年的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大奖赛说起。那时候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大奖赛里的燃气涡轮发动机赛车存在着操控困难的问题,当时的Derek Gardner,也就是日后设计出Tyrrell P34的赛车设计师就设想将前轮变成四个小轮子的形式,使动力强大的赛车稳定性更佳,让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潜力全部释放。然而还没等Gardner把他的创新变成现实,USAC(当时管理印地赛车的机构)便禁止燃气涡轮发动机参赛,六轮赛车的构想被暂时搁置。 几年之后,Derek Gardner成为了Elf-Tyrrell车队的首席设计师。70年代中期的F1,所有车队清一色使用福特Cosworth V8 DFV发动机,几乎每人都用相同的变速箱,围场里只有一家轮胎制造商固特异。每支车队都在苦苦寻找领先对手的方法。 Derek的任务是为成功但老旧的Tyrrell 007设计替代车型。他发现由于大家都用相同的发动机,几乎很难设计出在性能上领先对手的赛车。经过几周的研究,他在1974年8月向车队老板Ken Tyrrell提出了自己的大胆设想——设计一辆他几年前构想过的六轮赛车!这辆F1赛车前方使用四个10英寸的小轮,车尾是一对常规尺寸的车轮。 Derek这样向老板解释自己的设计:方程式赛车开放式的车轮会给车头带来提升力,升力随着轮胎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传统赛车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更大的前鼻翼,而四小前轮设计除了能减少升力,将干净的气流输送到赛车后部,为其提供相当不错的下压力,还可以使用更窄的前鼻翼,提升车辆直线性能。 赛车手出身的Ken Tyrrell为Derek的想法而震惊,但他很快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Derek认为这款赛车如此激进和与众不同,所以没有采用Tyrrell以“00”开头的传统命名方式,而是取名“Project 34”。
第一辆P34原型车基于Tyrrell 007打造。Ken在赛车正式发布前邀请他的好朋友,著名赛车记者Denis Jenkinson私人参观新赛车。 Denis Jenkinson事先并不知晓Ken的疯狂六轮赛车计划。话说当初Denis来到Ken的家里,在喝过几杯咖啡简单闲聊之后,被Ken领进他的花园,那里的草坪上停着Tyrrell P34——世界上第一辆六轮F1赛车!众所周知Denis Jenkinson有个特点是会对所有和F1有关的东西发表评论,然而当Denis第一眼看到P34时,他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
P34在希思罗酒店揭幕,让旁观者目瞪口呆 P34于1975年冬季在银石赛道的测试暴露了很多缺点。尽管P34的直线速度的确很快,但它却有糟糕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其次,由于前轮直径只相当于后轮的62.5%,导致前轮的旋转速度是后轮的1.6倍,这带来了严重的轮胎磨损问题。另外一个早期问题是,车手发现驾驶四前轮的P34在弯中选择正确路线非常困难。 由于尚未解决测试中暴露的问题,Elf-Tyrrell车队在1976年头三场比赛使用两部007赛车参赛。然而从第四站西班牙大奖赛开始,由车手Patrick Depailler驾驶的六轮F1赛车正式驶上F1赛场(4号车)。
Patrick Depailler, Tyrrell P34-Ford Cosworth 初次亮相,Patrick Depailler就驾驶P34赛车在排位赛取得第3的成绩,而他的驾驶007赛车的队友只在排位赛排第14位。在正赛里,Patrick一直保持在第三,直到第26圈由于刹车故障退赛。P34的刹车问题在测试时已经出现,因为解决四个前轮的刹车散热问题实非易事,这个缺陷也一直伴随至P34的短暂F1生涯结束。
原来只有两个前轮时,刹车盘只需将撞风的热量无脑地向后排放就行了。可变为四个前轮后,位于后方的两个前轮便会吸入前放车轮排出的热空气,这样一来便无法有效帮助刹车盘降温了。也正是如此,泰瑞尔P34赛车经常出现中间车轮刹车盘异常磨损以及刹车过热等问题 P34在1976赛季成为一辆颇有竞争力的赛车。它的巅峰时刻是瑞典大奖赛,两辆P34赛车包揽了这一站的冠亚军,这是六轮赛车在F1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胜利。其中冠军是Jody Scheckter驾驶的3号车。
整个1976赛季,Tyrrell凭借着六轮F1一共取得了1次胜利、8次登上领奖台、2次创造最快圈速,Scheckter最终排名车手第三,Tyrrell也取得了车队排名第三的成绩。
然而短暂的辉煌也无法掩饰六轮赛车的缺陷。固特异对于深入研究10英寸轮胎没有丝毫兴趣,四个小前轮的磨损及由此带来的刹车散热问题也一直无法解决。驾驶P34夺得唯一一次六轮赛车冠军的Scheckter在赛季结束后选择离开车队,他评价P34是“一坨垃圾”。
Jody Scheckter, Tyrrell P34-Ford Cosworth, talks with designer Derek Gardner, in the pit lane
The six wheeled Tyrrell P34-Ford chassis in the paddock
1976赛季结束后,Tyrrell车队又对P34进行了升级。最显著的变化是新赛车采用凯芙拉材料制造外壳,取代了最初的玻璃纤维车壳,整车质量更轻。升级的另一个亮点是新赛车装备了先进的电子设备,赛车的性能数据会被记录并下载到Tyrrell工厂的电脑里。这在当时是极具突破性的的创新,事实上这些技术后来成为现代F1赛车电子技术的基础。然而这些高科技武装并没能给P34带来太多变化。新材料车壳虽然轻但是带来了其他技术问题。车上的电子元件经常失效,而且上世纪70年代末的计算机技术也不够可靠,没让P34提升多少竞争力。最糟糕的是固特异一直没兴趣深入研究改进10英寸轮胎,这让六轮赛车的先天缺陷一直拖累着P34。 由于P34在1976年冬季测试时曾有打破赛道圈速记录的优秀表现,Ken Tyrrell和他的团队带着极高的热情投入1977赛季的竞争中去。然而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首场比赛两辆六轮赛车都没能完赛,而且霉运一直伴随他们至赛季结束。尽管这群天才工程师使尽浑身解数,从1976赛季便存在的两大顽疾:前轮的技术落后和刹车过热始终无法解决。1977赛季结束,车队新车手Ronnie Peterson总成绩排名第十四,老将Depailler排第八。Tyrrell车队也仅在车队中排第六。一切的不利因素迫使六轮赛车的始作俑者Gardner离开车队。Tyrrell为1978赛季推出了新赛车——008,一辆常规的四轮赛车。P34也被卖给私人收藏家。1983年FIA规定禁止四轮驱动赛车参赛,赛车车轮上限为四个,六轮F1赛车的概念正式成为历史。 然而Tyrrell P34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在大家都认为六轮赛车是失败的设计时,P34却在另一个赛场上展示了自己的实力。话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Derek Gardner和F1赛车车主Simon Bull组队用Tyrrell 005(1972和1973年的F1赛车)参加FIA TGP Cup取得不俗成绩后,萌生了用70年代后期的赛车参赛的想法。一向热衷挑战和敢于创新的Gardner马上想到了P34。他们从一位德国收藏家手里买到一辆P34,并尝试用现代科技解决六轮赛车的先天缺陷。复活的P34赛车表现非常出色,证明了Gardner的六轮赛车概念并非败笔。车手Martin Stretton驾驶P34完成了1999和2000两个非常成功的赛季。 赛场上战斗的硝烟早已散去,六轮赛车的作者Derek Gardner也于2011年离开人世。
如今的Tyrrell P34不时会在古德伍德速度节这类活动中出现,向世人诉说F1还有这样一段由敢于突破常规的设计师创造的历史。 Tyrrell P34虽然早已是历史产物,但它独特的造型和代表的奇妙构思仍然影响着不少车迷。不少模型厂家也推出过P34的模型。在反映1976赛季的F1赛车电影《极速风流》里,P34多次出镜。 事实上当初P34的优点让各大车队坐立不安,March,威廉姆斯甚至法拉利当初都尝试打造过六轮赛车,尽管最后它们都没能驶上赛道。 作为“赛车新技术”,六轮车的创意很快就被法拉利和威廉姆斯学走了。与泰瑞尔不同的是,它们并没有采用并联前轮的办法,而是使用了“四后轮”。法拉利采用与卡车一样的串联,而威廉姆斯则为四后轮并联。也许是测试结果并不满意,法拉利和威廉姆斯最终并没用在赛道上真正使用“六轮赛车”。
March 2-4-0,采用前二后四的六轮设计,理论上更有优势,可惜研发耗资巨大,March车队最后放弃了这个计划
威廉姆斯FW08B
法拉利312T6 Tyrrell P34源于一位天才设计师打破常规的大胆设想,在热爱赛车的老板支持下成功驶上赛道。假如当初P34能得到一幅强劲的引擎(Tyrrell,Elf和雷诺有错综复杂的关系,P34曾有可能使用雷诺的涡轮增压引擎,这也是为什么1976赛季P34赛车两侧有黄色条纹涂装),假如固特异能好好研发10英寸前轮,假如刹车过热的问题能解决,或许P34就能创造一段辉煌历史,甚至F1赛车的发展轨迹也会改变。尽管P34的F1生涯非常短暂,但它所代表的敢于突破常规的创新精神仍然值得尊敬。至于P34到底是传奇或是笑柄,就任由后世车迷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