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行性病
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腰椎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而所有的身体活动都无一不在增加腰椎的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度的活动和超负荷的承载,使腰椎加快出现老化。严重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可以引起腰腿痛甚至神经损害,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健康年轻人的椎间盘含有高达 90% 的液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流体含量减少,使椎间盘变薄。椎骨之间的距离变小,作为缓冲垫或减震器的效果会降低,随之会引起椎体退变、椎间盘退变、关节突关节退变、韧带蜕变和肌肉蜕变等,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以及大小便失禁等,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原因有自然老化;长期异常应力造成劳损;遗传因素;长期缺乏锻炼造成肌肉弱化,无法幼小保护腰椎结构;人体结构进化较慢,不适合长期站立姿势。
KP
腰椎退行性病变原因
脊柱是人体的承重轴,由椎骨借助椎间盘、韧带等组织相连而成,随年龄增长,各组织结构老化发生退变。其中包括椎骨退变、椎间盘退变、韧带退变。
1
椎骨退变:重力作用及长期腰椎各种动作,使椎间关节表面发生磨损及慢性炎症,导致关节周围异常骨质增生,造成椎管内或神经根管内的神经刺激或压迫。

2
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结构包括髓核、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属于不可再生类组织。长期异常应力可造成纤维环发生裂缝,失去密封性,在炎性机制作用下,导致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步减少,可使髓核失去弹性,软骨板变薄、变硬。造成椎体间的连接稳定性出现异常。重者表现为纤维环完全破裂、和髓核一起膨出,会造成周围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压迫。

3
韧带退变:黄韧带及椎管外韧带可逐渐出现增生肥厚、钙化、骨化等改变,使椎管变窄、对腰椎的稳定作用下降等。

问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典型症状
腰背、腰腿痛:因退变组织刺激纤维环外周和周围韧带的局部神经造成腰痛,常为首发症状,也可压迫刺激神经根造成单侧或双侧腿痛,长期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

坐骨神经痛:由于退变组织压迫导致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是腰5骶1神经根出现压迫刺激,因为它们是坐骨神经的主要组成部分,会沿着坐骨神经产生疼痛,疼痛具有放射性,由臀部开始,沿大腿后方向小腿及足背部延伸。

间接性跛行:增生的骨组织和肥厚的黄韧带,造成腰椎管狭窄,在直立和行走时,可造成椎管进一步加剧狭窄,使内部的马尾神经同时出现瘀血和缺血,逐渐出现神经症状。随着压迫时间增加,小腿乏力、麻木感加重而跛行,坐位、弯腰和下蹲都可以减轻椎管结构狭窄,从而使马尾神经血液流通改善,症状缓解,继续直立活动后症状再次出现。

感觉及肌力异常:当压迫神经根可以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异常。感觉神经的刺激症状为疼痛,出现障碍是会产生肢体麻木感或感觉迟钝;运动神经刺激可产生肌肉痉挛,障碍可出现下肢肌力下降。若压迫马尾神经,可形成马尾综合征,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鞍区感觉异常等。

注:
早期如果病情不严重,可以尝试保守治疗,但当到一定程度,对神经根开始有了影响刺激后,及时的进行手术是最后康复的关键。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后,术后结合康复科以及中医药配合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病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