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诡异闻录——一目小僧
腊月二十四这天,姜叔起得特别早,因为他的老婆早在一个礼拜前就开始唠叨着今天大扫除的事情,如果今天起得晚了,势必要在手里的活不能落下的前提下被数落一整天。
从天花板到床底下,从餐厨用具到内外衣物,姜家上下不分男女老幼都在忙碌着,势要除净过去一年积累下来的污秽。
转眼就到了下午,姜家门口的大垃圾桶里堆满了各种被抛弃的旧物事,上面还铺着一层薄薄的灰尘。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小孩子,无端飞起一脚,便踹向那垃圾桶,怎奈那垃圾桶里装了太多东西,那一脚下去不见垃圾桶有何动静,那倒霉孩子反倒是因用错了力而重重撞在垃圾桶上。
"你没事吧?"姜叔看到了这一幕,关切地问。
"闭嘴!"孩子头也不回地跑掉了,显得十分缺少教养。
腊月二十五,姜叔准备把早就买好的窗花和对联拿出来贴。门上的对联早已褪色,且破败不堪,窗花更不知何时被疾风带走,再也没有回来过。有道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所以姜叔并没把这种事情放在心上。
自从搬到城市之后,家里就自行删掉了磨豆腐这一传统节目,所以姜叔打算出去买点豆腐回来。他刚一出门,便看到昨天的倒霉孩子举着一张看起来十分眼熟的红纸,把它当成风筝边跑边任之随风摇曳。
姜叔一回头,看到自己刚贴上的对联竟不见了下联。
"小子你给我放下!"姜叔有点生气了。
"闭嘴!"倒霉孩子依旧很没教养地回应。
过去的每年腊月二十六,老家那边都会杀一头猪,俗称"割年肉",当然是杀自己家的。姜叔家没养过猪,自然也就没机会操刀杀猪,所以邻居家的猪们见到姜叔也都不害怕。
没杀过猪,不代表没吃过猪肉。邻居们杀完猪总会给姜家留出一部分来作为礼物,姜家也总会把自家熬的糖分给邻居们作回礼。
今年姜家照例熬了糖,可却没有能够换猪肉的邻居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众平凡而普通的上班族,就算是年关将至如今天,也要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
姜叔把糖分出几份来,准备分给新邻居们,哪怕没有猪肉作为回礼。
此时姜叔的心里竟浮现出那个倒霉孩子的背影,和那句仿佛还在耳边萦绕着的"闭嘴!",心下暗自踌躇。
腊月二十七这天很不巧的没有集市,但姜叔还是打算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能买给自家孩子们的小玩意儿。城里的东西总是花里胡哨、千奇百怪,虽不清楚那些玩具比起农村的滚铁圈子好在哪儿,但孩子们喜欢,姜叔也没办法。
逛了大半天,姜叔带着一大堆孩子们的玩具,以及一大包花生加瓜子,疲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那个倒霉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姜叔,看得他心里有点发毛。出于同情,姜叔准备从袋子里掏出一把花生或者瓜子塞给那孩子,刚把手伸进袋子里,那孩子突然朝着自己跑了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了似乎早就盯上了的一盒玩具。
"喂!你……"
"闭嘴!"这次姜叔的话还没说完。
腊月二十八,姜家依照惯例蒸起了馒头,香气透过窗缝不断蔓延,似乎整个小区都能感受得到这快过年的气息。
敲门声一遍接着一遍,姜叔只去开了前三次门,皆因每次开门,门口都空无一人。
不用说,肯定又是那臭小子的杰作。
想起那孩子的那一只标志性的大眼睛,和精神气十足的小光头,姜叔不禁有些同情那孩子:年纪轻轻的,怎么就秃了呢?
腊月二十九这天风平浪静,除了姜家门口堆着一堆香灰以外。
不过姜家人这天都在家休息,并没有人出门,谁又曾在意这个呢?
终于到了年三十,姜家上下通通洗了个澡,无论上一次洗澡是哪天的事儿,然后所有人都换上了崭新的衣服,姜叔更是给自己准备了红色内衣裤和袜子,为本命年冲喜。
擀面的擀面,剁馅的剁馅,包饺子的包饺子,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临近中午,第一锅饺子已经出了锅,姜叔也打开藏了大半年的酒,虽然觉得不好喝,但是它贵。喝着贵酒,也不知道为个啥,竟自然地开心了。
孩子们出去放鞭炮了,回来的时候脸上都挂着红晕,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由于寒冷。
一家人围在电视前,接着去年未竟的吐槽,围观电视机里一年一度的春晚。时代变了,小品惹人哭,歌舞让人笑。
终于等到长辈发红包的环节了,今年的红包照例会被存进银行,留作以后的大学生活费用和彩礼嫁妆。
长明灯下,一家人熬过两年,终于累到自行找床,做起了来年的好梦。
独眼的小光头站在路灯下,伸出手来妄图接住每一片雪花,却连本应落在手里的都留不住,只能任由得那片雪花割掌而下,滴在新的故乡里。
今年的他不仅真正意义上的体会到了过年的感觉,还第一次收到了红包,他觉得异常开心。嘴里的麦芽糖愈发有味道,化在胃里竟格外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