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体系的感悟
下面只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认识模糊粗浅,经不起推敲和考证,只是记录。

最近看毛选加关注了一些政治方面的东西,突然想明白中国商人的成功跟美国商人的成功十分不一样。
具体也说不出哪里不一样,认识还没太深刻。
其实,我只是发现在中国,要想让某个产品一下子引爆,很难。
最近几年可能会好点,比如抖音和拼多多。但前几年,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美国企业讲究技术或设计壁垒,中国企业讲究“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重在谋局。
大家风格不太一样,不过能看到最近几年有人爱玩短平快,因为短平快要是做得细致,也不是不可以。
但我个人感觉将来B站的发展还是要比抖音好的,这俩初衷太不一样了,B站是用爱发电,做事有底线,头条系我就不说了,喜欢利用人性的弱点,用龙哥的话,“我劝你善良”。
B站之于站长,味道有点像当年皮克斯之于老乔。互联网发展阶段像,这个产品对于他们个人的重要性也像。
以上就这点认识。

前阵子看《钢琴家》,我一直很奇怪一个问题:犹太人这个族群,怎么这么奇怪,德国人就要弄死你们了,你们就这么听话,他们让你们怎样你们就怎样?
当时,我给了一个答案,犹太人一般都是生意人思维,以为很多事情都是可以交换的,所以他们很难接受有些人不按既定规则出牌的思维,所以做生意算无遗策的他们即使算出德国人的真实想法,也不太愿意相信。
生意人有个特点,凡事追求表面和气,手段狡猾,但不硬气。
这种特点造成他们很难理解武装人士的思维,就像南方人很难理解东北人一言不合打一架的行为。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的天才女友》。
莉拉当年被黑社会家老大追,死活不肯,因为她仇视这群剥削平民的吸血鬼,大概只有她敢把这哥们的求婚戒指扔到对方脸上。。。。
但莉拉被肉食店老板的儿子追到手了,为啥?被自己丈夫的花言巧语骗了,最后发现她的丈夫不仅也不是好东西,而且还要依靠黑社会家做生意。
她那会儿还太年轻了,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已经完全看透了这个社会的本质,不料避开了硬碰硬的黑社会,结果栽在狡猾的生意人手里。
话说出来,我不知道别人小学语文怎么学的,反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一直宣扬人要有傲骨,士可杀,不可辱等等。
但走上社会之后,就发现大家好像小学语文学得很差,完全一套资本主义思维,并且不以为耻。
甚至,我自己有时都快接受这种思维了。
今天看到毛选里分析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就发现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跟抗战时比还真是一点都没变。
连我自己也被说中了。
我算是知识分子吧,如果现在是抗战时期,我可能并不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可能也会摇摆不定。
其实用一句通俗的话,就可以解释为啥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抗战动力不足。
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日本侵略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如果屈服一下,说不定也是可以过上日子的,只是生活差点。
所以日本人也很聪明,表面上也来了一套,美化自己的侵略行为,实际上该干啥干啥。
但农民和工人就不一样了,不管日本人怎么说、怎么做,他们的日子是肯定过不下去的,他们抗日不坚定谁抗日坚定呢?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啥犹太人对抗法西斯的立场不坚定,一直软弱,一直抱有幻想了。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对法西斯有用,他们可以做生意,所以能不撕破脸就不撕破脸,生活水平降低就降低,苟一下,将来就好了。
但他们不知道法西斯就恨他们这点,想要他们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Em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