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痈:初期


肺痈:病证病名,是中医专有的病名,是指肺叶生疮,形成痈脓的病证,属于内痈之一。
所谓痈是指气血不通的一个特征,相当于西医上化脓性的一个疾病。临床上有红肿热痛,这种化脓性往往是比较局限的。
痈生在内叫内痈,痈生在外叫外痈。外痈就是我们外科说到的痈,如颈痈等,实际上在西医里面就是蜂窝织炎。
肺痈是内痈之一,它是生在肺叶上面的。内痈除了肺痈之外还有胃痈(化脓性的胃炎)、肝痈(肝脓肿、偶尔还可以见到)肠痈(阑尾炎)。
病证:是指肺叶生疮,形成痈脓的病证,属于内痈之一。
临床特征:咳嗽、胸痛、发热(这是内热偏盛的表现),最有特征性的表现是咳吐腥臭浊痰,甚至脓水相兼。

肺痈初期:舌不明显
主症:发热,微恶寒,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口干鼻燥。初期舌有时不会很明显能辨别出属寒属热,需要注意。
感染性疾病,或者内伤发热,它有自己一个很明确地发展演变规律,我们可以循序渐进,按照、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来进行治疗。

舌诊上焦:
心烦、心悸:舌尖红,热扰心神。
失眠:舌尖红,火扰神明。
口干、咽干:肺热津伤。
头晕晕乎乎:舌质胖,且舌中后部黄腻苔,为平素素有痰浊,痰浊蒙窍。舌诊中焦:
胃胀、纳差:舌中部黄腻苔,痰浊中阻,升降不利。
乏力,易疲劳:舌两边齿痕,为脾肾阳虚,气血亏虚。
舌诊下焦:
腰困重:舌根腻苔为痰浊下注。
溲黄:痰浊下注膀胱。

证机: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方药:银翘散

辨证要点
辨证总属实热之证。根据临床表现,辨别不同阶段及证候特性。初起及成痈阶段,症见高热,咳嗽气急,咯痰黏稠量多等,为热毒瘀结在肺,成痈酿脓,邪盛正实。后期溃脓之后,大量腥臭脓痰排出,身热渐退,咳嗽减轻,但因痰热久蕴,肺之气阴耗伤,则可表现虚实夹杂之候。
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的治法,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需排脓解毒。根据病程,分阶段施治。初期风热侵犯肺卫,宜清肺散邪;成痈期热壅血瘀,宜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溃脓期血败肉腐,宜排脓解毒;恢复期阴伤气耗,宜养阴益气;若久病邪恋正虚者,则应扶正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