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高效学习方法,告别低效努力
01DSSS学习法专治学习质量偏低,学习速度慢
拆分DSSS学习法:DSSS学习法:Deconstruction(解构),Selection(选择),Sequencing(排序),Stakes(下注)。
第一步,解构,将一项技能拆分成细小到自己能掌控的单元。
第二步,选择,找出新技能中最关键的那部分。
第三步,排序,明确哪个先学,哪个后学,了解整体构架。
第四步,下注,即为了提升学习动力,给自己下个赌注,达成给予奖励,否则予以惩罚。
例如:将《公文》这门学科拆分为若干个小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公文处理、公文撰写……再根据每个单元的重点分类排序建立整体学习体系。最后根据学习成果建立奖惩机制。
02过度学习对学习新知识很有用
过度学习效应一般发生在识记学习和辨别学习中。在识记学习中,W·E·克留格做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在完全学会12个单间节后再进行50%至100%过度学习,1天、2天、4天、7天、14天及28天后所进行在学习中测不定期的保持量,显示出过度学习使保持量增加,过度学习不仅促进了记忆的保持,而且对后面的学习增大了正迁移。

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如学习四遍后恰能背诵,则再学习两遍效果最好,但再学习效果则适得其反。
03西蒙学习法适合有学习基础的人群
西蒙学习法,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教授提出。“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个月内就可以真正掌握一门学问。”
西蒙学习法强调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某一学科的专注性。打个比方,烧开一壶水,只要10分钟就可以了,但如果断断续续地烧,一万个小时也烧不开。

有利于,改掉拖沓、精力不集中的毛病,在学习上专心致志,并保持持续的学习和思考,直到彻底掌握知识点。
具体的做法,就是:少目标、够专注、长持续。
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只设定一个核心学习目标;
然后根据二八法则,把80%的精力都放在这个目标上;
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6个月到1年或者2年。
西蒙学习法,是持续加热,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损耗。
04番茄工作法人人都是时间管理大师
使用方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进行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然后再开始下一个番茄。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番茄工作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在时间管理方面相对于更加微观。使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设定一个番茄时间,在番茄时间内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记号,记录下来;然后设定一个番茄休息时间,短暂休息一下。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根据记录对当日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复盘,同时可以对第二天的时间进行规划。
05情境学习法解决死读书,读死书的顽疾
所谓情境学习,是指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尽可能在不同场景下学习。换句话说,变换场景学习,让我们记忆的效率更高。
情境学习:运用在哪里,就在哪里学习,或者是创造相同或相似的情境,并在其中学习。
很多人对于学习的认知比较狭隘,以为课堂学习才是学习。
事实上,边做边学,而不是先学后用,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一个更自然、学习难度更低的学习过程。
剥离了情境后,知识变得干瘪,我们预想的学以致用很难发生。很多学习之所以效果不明显,就在于学习时没有结合现实情境。
我们需要尽可能去推动“学与用的融合”,而不要狭隘地将学与用割裂。
06康奈尔笔记法适用于课堂笔记
康奈笔记法又名又名5R笔记法。广泛运用于上课、读书、复习、记忆、会议记录等场景。它的核心是让笔记页面模块化和系统化,继而帮助更有效率地梳理内容。这种笔记方法易于上手,完全不复杂,只需要在我们的笔记本上画上3条线,将页面分区域即可。

包括记录Record、简化Reduce、背诵Recite、思考Reflect、复习Review。
所以,康奈尔笔记法又被叫做“5R笔记法”。
记录(Record):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内容。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线索栏,即副栏。
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线索栏中的关键词提示,尽量完整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时间快速复习笔记,先看线索栏,适当看笔记栏。
还有很多很不错的学习方法,未来我们会不定期为大家总结归纳,希望大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习变得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