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乡的海边有间餐厅(随笔集6)

2021-10-19 19:43 作者:阿澈和李暖  | 我要投稿


[6]碳烤牡蛎与烟熏鱼干

台风走后,鱼川岛的天气变得冷了不少。天空还没那么快放晴,依然是灰蒙蒙的一片。但地面的积水都干了不少。修电的工人也已经出来工作。

“抬一下。”

几个村民把吹倒的电线杆移开。

看着电箱周围破败的模样,这台风刮地确实是厉害。

此时蓑青餐厅后门的小院里正生着火,李梁禹将牡蛎放在烤网上。他见火势太小,添进一块木炭。因为下雨沾水的缘故,后院的木炭一放进灶台立刻冒出了浓烟。

他一边不停扇着扇子生火,一边被浓烟呛得睁不开眼,还时不时地咳嗽。

屋里的尹泽闻到一股焦味,打开后院的门瞧瞧,问:“梁禹,你又在做烟熏鱼干了?”

李梁禹呛着烟说:“是碳烤牡蛎。”

尹泽瞧他狼狈的样子忍不住一笑,说:“木炭太湿烧不起来,要用干的才能烤。”

“来。”他从屋里拿来干的木炭。

李梁禹把湿的木炭从炉灶里取出,换上新木炭,浓烟这才变得小了许多。再用扇子不停扇火,牡蛎很快开了口。新鲜的牡蛎开蚌还会伴随着浓浓的海水,翻滚冒泡,一股子的咸香腥甜,这就是炭烤牡蛎最原始的香味。


“梁禹,梁禹。”黎海风在王东石的渔船上不停呼喊。

李梁禹提着铁桶兴冲冲地往船上赶。

这天他们说好要和王东石大叔一起出海,自己捞些牡蛎回去做碳烤吃。

不过是两个孩子玩耍的兴致,王大叔自然是答应带他们出海。

王东石开着渔船来到他平日里撒网捞鱼的海区,撒下渔网,让李梁禹和黎海风他俩自个儿收网。

“捞上多少都算你们的。”他笑着说。

“我们开始捞了。”

李梁禹兴奋地转动滚轮。渔网正往上收,黎海风站在船边借力把渔网提起。

一开始收上几条鱼和螃蟹,然后是水草、海胆、鲍鱼……

当牡蛎一个接一个出现的时候,梁禹和海风才兴奋地大叫起来。

出海捕捞很快就结束,渔船一靠岸,他们就提着装满牡蛎的铁桶往石滩上跑。

“谢谢王大叔!”

王东石望着他们两个跑远的身影,像极了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天真烂漫地自由奔跑在波浪拨动的海边。

李梁禹坐在石滩上,用碎石搭起一个炉灶,放上一点木炭生火,再倒放煮面用的铁锅盖,一个小小的碳炉就算做成了。

这是黎海风教会他的方法。黎海风自小在鱼川岛长大,小的时候经常在海边这么搭碳炉烤牡蛎吃。

他们两人趴在石滩上用嘴吹着炉火,木炭烧了起来,然后用废旧的报纸再使劲地扇扇。牡蛎很快开了蚌,浓浓的海水汁也跟着喷冒出来。

海水特有的咸腥味再配上木炭的柴火香,这是通常不会出现在餐桌上的味道,但却让人感到无比的熟悉。


那是李梁禹记忆里的事,他跟着尹泽在一家名为五味餐厅的店里打工,每天都在餐厅后厨外边一个狭小的位置里做着碳烤牡蛎的工作。

碳烤牡蛎的烟熏味总会从门缝往厨房里飘进去,如果熏的太浓,尹泽就会从厨房里出来瞧一瞧。

“你的木炭是不是该换一换?”尹泽一开门就被浓烟熏了一脸,挤着眼睛,还猛呛一口。

有些呆愣的李梁禹忽然反应过来,“哦”地应一声,又赶紧把新木炭换上。

“你被熏了这么久,一点都不觉得呛鼻吗?”

尹泽用手使劲地擦擦鼻子。

李梁禹忽然也觉鼻子有些痒,用刚抓过木炭的手往鼻子上擦了擦,再吸吸鼻子,抬头说:“是有点。”

尹泽瞧他脸上的花猫胡子忍不住偷笑,一边回屋一边叫他等等。

尹泽从屋里拿出两条鱼干,递给李梁禹,说:“等下烟又起来的话,你再做个烟熏鱼干给自己吃。”

也不知道他是在开玩笑还是在当真,但李梁禹这傻孩子真就听话的在烟起的时候把鱼干给放上。一直过了很久他都很奇怪,他明明不喜欢鱼干,可为什么尹泽总把鱼干拿来给他烟熏着吃。


蓑青餐厅的晚上总算是通了电。餐厅里亮起昏黄的灯光,但在这天晚上显得尤其明亮。

晚餐的菜端上桌,“烟熏墨鱼”、“烟熏海胆”、“烟熏螃蟹”、“烟熏鲍鱼”、“烟熏肉肠”、“烟熏火腿”、“烟熏腊肉海带汤”……

高言一个一个数着。

李梁禹奇怪地问:“为什么今晚的菜都是烟熏的?”

最后端上一盘“烟熏鲳鱼”。

尹泽回答说:“一场大雨把院子里的木炭全淋湿了,烧不出火,最后全成烟熏的。”

蓑青餐厅的院子很快被这三个人的笑声填满。那晚应该是李梁禹这一生中吃过最多的一次烟熏菜。

一直到夜深人静,岛上没有灯光的时候。李梁禹才悄悄地把早上没吃的烟熏鱼干拿到院子里。他把鱼干放在地上,晴天和白天闻到味道很快就从角落里出来。

相比起烟熏鱼干,他还是更喜欢碳烤牡蛎。但是对两只小猫来说,烟熏鱼干似乎更加美味一些。

(作者:裘布德)

作者很佛系,投稿很随意。

家乡的海边有间餐厅(随笔集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