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观光潜水器出事,来看看当年为卡梅隆保驾护航的苏联和平号有多传奇!
2023年6月23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宣布“泰坦号”潜艇深海失联,最新消息证明,该潜艇已经在沉船地点附近发生内爆,5名乘客全部死亡,死者甚至包括潜艇的母公司海洋之门勘探公司的CEO。这让人想起90年代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为了拍摄泰坦尼克号电影,先后33次乘坐和平号潜水艇参观泰坦尼克号,却没有出事故。
和平号项目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由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提出,计划最初由天青石设计局研制。苏联选择了国际合作,与芬兰合作开发。由于芬兰加入了巴黎统筹委员会,所以必须要对经互会成员国实施禁运,所有设备都是芬兰开发和制造的。但是不要认为苏联俄罗斯没有开发此类潜艇的能力,后来的“领事”级深潜器和AS-12型核潜艇都可以下潜至6000米的深海。
和平号芬兰的美卓公司下的劳马雷波拉造船厂建造。不过,在建造前后一直遭到美国的阻挠,美国认为苏联可能将潜艇用于对美国的间谍工作,开始对芬兰威逼利诱,美国时任副总统亲自写信威胁芬兰总统不要和苏联人合作。但是芬兰没有理会美国,美国开始用下三滥手段,中情局和美国国防部对美卓公司出重拳,使用传统艺能,制裁大棒狠狠打在了劳马雷波拉造船厂身上,搞得造船厂破产清算,美卓公司彻底退出深海科学领域。只能说这套手段实在是经典,80年代就被美国人玩得炉火纯青。
基本性能
和平号一共有两艘,分辨是和平一号(Mir-1)和和平二号(Mir-2)。和平号最深可潜入深海6500米。水下航速5节,最多可支持3人乘坐。总重18.6吨,长度7.8米,宽度3.6米,高3.0米最大有效载荷为290千克。母舰为“姆斯季斯拉夫·凯尔迪什院士”号,同样是劳马雷波拉造船厂建造,目前仍然在服役。
和平号球状耐压壳的材料是马氏体时效钢,并不是一般潜水艇使用的钛合金。马氏体时效钢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强度高于钛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球体是由美卓公司旗下的Lokomo公司制造,Lokomo公司有设备可以加工球体,Lokomo公司铸造两个半球体,再通过焊接完成建造。
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和平号没有使用锂电池,使用镍镉电池供电。
三人乘组,分别是一名驾驶员,一名工程师,以及一名科学观察家。

传奇的服役经历
可以说,和平号是世界上最传奇的深潜器,尽管不能突破万米大关,无法潜入马里亚纳海沟海底。但是服役经历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87年11月,和平号正式竣工。12月开始测试,成功下潜至6170米。
1987年至1991年,两艘和平号在四大洋共进行了35次探险。
1989年至1998年,先后7次对K-278“共青团员”号考察。
1989年,第一次传奇任务。1989年4月7日,人类历史上最大核潜艇事故之一,K-278“共青团员”号在巴伦支海沉没,当时还携带了核鱼雷。经过两个月的搜索,才找到沉没位置。和平一号和和平二号在下潜后,确定了失事潜艇所在深度为1690米,坡度为0.5°。之后继续寻找潜艇残骸,在距离700米处,找到了一个救援室和一个未打开的救生筏。最后测量了失事潜艇附近的辐射剂量,发现事故没有引发核泄漏,辐射水平正常。
1991年8月至9月,第二次考察对K-278“共青团员”号开始,两艘和平号共进行了6次潜水,对“共青团员”号做更细致的调查,例如利用声纳确定失事的精确位置,同时对爆炸的位置进行细致调查。探险队总共在工作地区度过了14天,其中在水下工作66小时33分钟,录制了10个小时的视频,拍摄了约100张照片,以及在核潜艇船体附近采集了32个水和土壤样本。
1992年继续对“共青团员”号调查,这次调查集中在辐射水平检测,以及海水是否腐蚀核鱼雷的外壳。

1993年8月继续对K-278“共青团员”号拍照。
1994年,第五次考察,这是最为艰难的任务,和平号要堵上“共青团员”号的六个鱼雷发射管,在水流的干扰下,误差要精确在厘米级,难度非常大。最后任务顺利完成,但是当时的不少专家反对这项任务,因为危险性实在太大了。
1995年夏季,继续完成封堵鱼雷发射管的任务,终于完成了所有封堵任务!
1998年最后一次考察,主要任务是收集样本以及检查之前的封堵是否完整。任务顺利完成。
此时,查个题外话,记住这两个名字 阿纳托利·萨加列维奇和叶夫根尼·切尔尼亚耶夫,以上7次探险他们全部参与,后面的探险,他们基本全部参与,当之无愧的俄罗斯英雄!阿纳托利·萨加列维奇是和平一号的指挥官,叶夫根尼·切尔尼亚耶夫是和平二号的指挥官。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全面崩溃,项目的经费大大减少。于是,和平号开启了商业化的脚步。
1991年,“和平号”设备首次拍摄有关《泰坦尼克号》纪录片,导演导演是史蒂芬·洛
1994年,和平号参加寻找日本潜艇I-52,该潜艇在1944年6月24日在比斯开湾沉没,这是日本人向纳粹德国运输黄金等珍贵物资,被美国海军击沉。很可惜,母舰“姆斯季斯拉夫·凯尔迪什院士”号没有找到潜艇。
1995年9月,卡梅隆与萨加列维奇乘坐和平号,拍摄泰坦尼克号沉船。一共进行了12次
潜水。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电影的成功,少不了和平号的帮助。
1998年至2000年的三年时间里,每年都有游客借助和平二号参观泰坦尼克号残骸。

1998年,参与了保罗·蒂德韦尔领导的搜寻日本潜艇I-52,这次成功发现日本潜艇I-52,和平一号和和平二号完成拍摄潜艇I-52的纪录片。
2000年8月12日,949A型K-141“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沉没,和平号再次领命,参加了对库尔斯克号的救援,期间确定了核潜艇的死亡原因,并为之后的打捞方案打下基础。
2001年8月,卡梅隆重返泰坦尼克号拍摄《深渊幽灵:泰坦尼克号》,萨加列维奇和切尔尼亚耶夫继续为卡梅隆保驾护航。
2002年,继续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调查,打捞上来30多块碎片和拍摄了十个小时的影像。
2002年《远征:俾斯麦》由詹姆斯·卡梅隆继续与和平号合作拍摄《远征:俾斯麦》,于5月至6月期间使用和平号拍摄俾斯麦号,这次实地拍摄发现了众多细节,例如发现了最大的损坏不是在战斗中造成的,而是被沉没撞击造成的。
2004年,和平号回厂大修,期间更换了老化的元件,又对其作了耐压测试,维修仅用时9个月。
2005年,卡梅隆再次使用和平号拍摄《深海外星人》电影。
2005年之后,商业项目逐渐减少,科研项目增多。
2007年夏季,俄罗斯最伟大的一场北极探险——北极-2007,目的地为罗蒙诺索夫海岭。和平号的母舰短暂更换为“费多罗夫院士”号极地研究船,同行的还有一艘”北极"级核动力破冰船“俄罗斯”号护航。萨加列维奇驾驶和平一号,切尔尼亚耶夫驾驶和平二号。和平一号在罗蒙诺索夫海岭的海底插上了一面钛制的俄罗斯国旗和留下了一个时间胶囊,并收集了海底的土壤样本。本次任务的主要目标是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是大陆架,是俄罗斯的领海,其次寻找海底的资源。


2008年1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授予萨加列维奇和切尔尼亚耶夫俄罗斯英雄称号!
2008年和2009年的夏季,和平号开始参与贝加尔湖探险。一共潜水53次,72人参加。研究了湖底的动植物,还发现了三个俄罗斯内战时期遗留的弹药箱。
2009年8月1日,普京亲自乘坐和平号潜入贝加尔湖湖底。

2009年8月,萨加列维奇乘坐和平号到达湖底最深处1640米深处。
2011年夏季,和平号来到瑞士日内瓦湖参加研究。

2015年,和平一号在
两艘和平号,游遍四大洋,对人类科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探索泰坦尼克号和俾斯麦号,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两艘核潜艇的事故下,挺身而出,冒着核辐射的危险调查事故!可以说,这是人类最伟大的深潜器,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