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去上班还是创业(理想)
最近看了书,心里有点想法想要发表出来,聊聊工作上班和创业的事。我以前上过班,现在是创业自己干了。当初因为工作报酬低,强度还大,干得多没人说好,干得少肯定有人背后说坏话,说起来话可长了。我做的工作第一份是汽车保养,第二份是交通协警。
汽车保养是高中实习的时候去的,去了两家公司,大概说下情况。4S店真是员工当成马、驴、流水线的一样,中午吃完饭没有休息继续干活,干到下班时间打扫卫生,每天都是重复一样的工作,刚开始是可以学习一些学校没教的,但不具有稀缺性,很好替代,换一个正常人去学习也可以做到,一个月不用几天就差不多了,都是重复一样的流程和检查。另外我要吐槽喷清洁剂,对车的一些常年积累的污垢(有打软膏一样的油,我忘记叫什么了)还有油底壳的深层污垢都需要喷,不可避免吸入一些,一天吸多了有点难受,但没办法得忍。我受气也多、快要走的时候问了主管告诉我,新来的需要做的好并且待一年以上才能当正式的员工合同,拿两千的工资,当时我们都是五百块还是六百块。有你,没有你,都不会停止,我走了再找一个就行,完全没问题。
第二份工作是当兵回来了,去的交警队。待遇舒服一些,但强度大,经常不定时加班,在家吃饭,突然就说晚上或者明天查酒驾。上四天班休息两天,第四天需要值班,凌晨一个小组6~8个人安排好岗位轮流出动。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天打台风,雨下了好几天,我离中队挺近,骑自行车几分钟,那天路面上的水有我轮子1/4那么高,骑车都是带水花波浪前进的。噼里啪啦,雨打在身上,那天晚上加班。 上班是不加钱的,但是每个月有指标,要完成什么什么名额,具体我就不说太详细了。难度倒也不大,就是觉得太呆板了,拿两千块干着一万块的活。有时候忙得像拯救地球,比如疏通高速,忙得不能回去吃午饭,两个人两个人换班去附近凑合吃点面包饮料、其他小组可不太乐意来帮忙,大家干自己的活,多干活就喊累。做得好了喜欢邀功。另外环境差,大家都是喜欢打游戏,吃夜宵,花钱大手大脚的,不好融入。我还下过王者荣耀想要和大家一起玩,有个共同语言。后面还是删掉了感觉融入不了。后面犯了错,和队里人闹得不愉快就辞职了。
不知不觉已经快五年了,感受和经历还是比较多的。
说说最近的想法,工作和创业上的,因为有身边人劝过我,“要不实在不行就回去上班吧,一个月赚一两万不难”但我还是想继续坚持,前两年有过一次当老板的机会,但没把握住,那时候每天都赚几千块的,虽然累,但感觉很开心,因为苦日子快过去了,慢慢上涨就能招人扩大规模,甚至买房买车就是几年的时间都可以做到。后面两年堕落了,提不起劲,不想干。今天再加油了,心里想得比较多。谈谈
比如我们两个人同时出去创业,最后我到外面卖饼,你开了一家类似五芳斋那么大的、完整的商业体系公司。显而易见是你成就高,而成就的高低是如何衡量的?是实现目标的难度差异。你能开一家大公司比我卖饼的难很多。
在工作上,我们通常觉得一个博士比一个初中学历的更加聪明、更加有能力,就是因为一个博士初中困难得太多太多。初中生学历的很多很多,而博士学历是万里挑一。
可以说在我们社会中,困难就等于价值。而我们做更困难的事情就具有相当的价值。所以更具有困难性的事情更有挑战,更能锻炼人。有一句话叫,不能怕麻烦。这句话是有原因的,假设我害怕麻烦,遇到麻烦就躲避,这个麻烦就会一直困扰着,最后我成了街边卖大饼的,而你有能力的人克服困难,克服了中间商赚高差价、克服了供货难的问题、生意越做越好,最后办起来公司。这就是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同的选择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远。
所以相对来说,工作和创业比起来,创业更难。因为创业需要具备更多的能力,比如要懂选货、去哪进货、找到利益点、怎么把东西卖出去,怎么安抚售后、招人、租店面、算账、打交道、水电闲杂费等等。生意做的不好可能要赔钱。
如果上班一年赚24w,两年可以48w,而我选择了自己单干,是因为我相信为自己做事业的收益大于48w,我把精力投入在自己的事业上的收益比去上班投入在老板事业上更高更好。我想要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所以我没有再去打工,因为老板是不会教我们怎么成为一个老板,只会让我们成为一位好员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