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2013—?的认识和记录(一)

2020-09-13 03:53 作者:拙石望溪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拙石,一个平凡的人却关注社会的人,我想以文稿的方式讲解这些年来一个平凡人的对社会思潮的变迁了记录和思考(这里up主仅仅谈一下,如有疑问可以提出观点,切记不得引战)。

       同时希望大家能够能和我交流,本人联系方式QQ:2573593062或者b站直接私聊我,我想以此作为一个方式记录关于我们这些微不足道平凡人的在社会印记和变化感觉(题材不限,但政治、军事、思想敏感领域不涉及)希望大家的支持。(为何使用马克思作为封面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目前为止的心灵安慰和指导,后面会涉及)

          2013年,作为普通人的我开始初中生涯,为什么不提小学生的我,大概那个时候没有太多的自我思考意识,也就不提多少。

       所处时代、地方、地位、阶级(本人平民)、经济的不同,所处视角不同,仅从个人对文化、思潮,不从政治,军事出发,在此强调一下(还请各位切勿引战)。

         回到2013年的我,在哪个时候似乎我遭受到了“时代的否认”,那是一个我难以理解的时期,那个时候的我比较单纯没有仅仅只是拥有二元对立(非善即恶)的世界观,仅仅只是不能理解,或许每个人看法不同。

          一些奇发异色穿着着“诡异”的服装的人不知道为何在人群中(主体是女性群体集中于年轻尚未建立正确世界观)突然吸引到了大量关注,不知道这群人怎样得到关注。但是一点,他们的一举一动似乎拨动着名为“时尚”这个少女的心弦,一颦一笑令的无数人为止疯狂,而那些人特别是年轻女性朋友应该比谁都知道,举个例子如“Bigbang”、“EXO”等等。

         似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看脸的时代”开始席卷了我那个时候的大部分人吧,我想说这个东西所有人都知道——哈韩(认识后面演变成韩流)。

          这个东西并不是这个时候就有的,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就有了,但是我思考了一下,那个时期的哈韩仅仅只是在部分沿海发达地区比较流行的,韩流文化并没有达到像2014至2016年左右那样的鼎盛,那个时期的大人大多没有这种了解,而我也是在小学的思想品德政治了解过一点(关于韩国了解最多只是一个《大长今》),仅仅是一张图片几个文字而已,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在为着美好的生活不断奋斗着。

           我在思考一个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存在的东西为何这个时候为何片片发展到如此地步。

          我回忆了一下,那个时候似乎在我的脑海里最早出现这个外来词——土豪(还有山西的煤老板),我那个时候旁边的高中标语就有着这样一句话印象里面是“读好自家书,不和土豪做朋友”——来自某百强高中,很多老师(尤其是我的英语老师嘴里挂着山西煤老板不时予以嘲讽)对此嗤之以鼻,大概也许他们都明白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抑或是对此财富酸楚吧(事实证明他们是正确的)。

      也许这个是暴风雨的前奏,13年韩流的时候慢慢开始席卷了年轻女性的认识。那个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很热爱学习(我那个时候接触的也就是小说而已),不知道谁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无数人沉迷于这些一个个男团,连我旁边的亲戚都收到很大的影响,我始终记得她那张贴在墙上的权志龙(六月份我俩聊过这件事情,她表示当初十分想要模仿他感到十分后悔)。

          当然作为一个“与众不同”、“极品”的我看来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人们口中的那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仿佛被关在狱中的宠物一般,来到大自然失去了野性。

         脱节这个词是我对那个时期的我最大概括。(到目前为止我感觉我很保守,也十分庆幸没有接触这些,接触娱乐圈只有相声?),同时这个时候的我接触到了日本动漫,同时朋友介绍的bilibili。可能对娱乐圈保守的原因大概小时候接触政治历史毕竟多,喜欢他们的历史形象(也得感谢他们对我的影响)。为什么对动漫开放呢?《龙珠》的影响对我不可避免还有《超魔神英雄传》(神乐斗士)和《奥林匹斯星传》(韩国人做的之前一直以为是中国做的)

          那么这里不得不提那些在样貌中偏为女性的人,那个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鹿晗”(打引号是我不知道这个人本名是啥),那个时候对一个男性的评价不在是书中的威风堂堂、冷酷果断、足智多谋取而代之的是可爱、宝宝、男神。我是无法理解的印象里的男性是长髯、魁梧,身高八尺的男子汉,而女性则是妇好(了解花木兰中了解的)和花木兰(TIPS:妇好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女性将领,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著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女性大部分都是毛主席所写的:“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是那样的英姿飒爽。

         在校园里大家都在传播这些男团、组合啊,中午自习时大多没事有人就会播放这些男团的音乐(个人感觉有些音乐还是蛮好听的),也在这个时候类似于饭圈文化的事情也开始出现了,经常为了一个粉丝攻击他人嘲讽他人,印象就是班里有人喜欢TFBOYS被一部分人嘲笑(我倒是无所谓,也不知道笑什么),这个组合也被叫嘲讽为:“掏粪男孩”。

         还有一次更加深刻的是一次学校组织的演唱会,有个人唱了《Bang Bang Bang》,最初开始的我一头雾水这是什么东西,好像是全场开始的前奏可能很多人听出来了,一群人都不断的在欢呼、跳跃跟着了魔似的。登台表演的穿的都是“破洞的衣服”(这里不知道叫什么),然后呢就是两个女的表演,可能在同学眼里是cool,也可能我欣赏不来,对此没有感冒。(同时也算是我第一次了解的百合?这对女同学私下好像是同性恋)。

        直到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则新闻下来,韩流正如疯狂藤蔓生长一般,才逐步停了下来。尽管如此,对后面的人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对2013—?的认识和记录(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