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上

2023-03-31 19:59 作者:长乐未央-c  | 我要投稿

否定前件


在讨论条件论证时(形式A→B),我们知道有两种有效的形式:肯定前件和否定后件。

无效形式也有两种,第一种否定前件:

        A→B

        -A

        所以,-B

大前提告诉我们的是,如果A实现,则B必然实现。但是这不意味着A是可以导致B的唯一条件,仅仅是A的缺席并不能得出B一定缺席的结论。


肯定后件


条件论证的另一种无效形式称为肯定后件。形式如下:

        A→B

        B

        所以,A


中项不周延


在讨论三段论时,我们知道中项(出现在前提中但不出现在结论中)必须至少有一次是全称的(周延的),因为它要有适当的范围来联结大前提和小前提。例如:


        几个纳粹党人是恺撒俱乐部的成员。

        汉斯是恺撒俱乐部的成员。

        所以,汉斯是纳粹党人。


偷换概念


多义词或多义字,顾名思义,肯定不只有一个意思。多义词带来的潜在问题是模糊不清。


表面上看来,三段论用符号表示如下:

        M—P

        S—M

        S—P


但是由于其中一个项M,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那么这个论证实际上包含了四个项,因此是无效的。

        M—P

        S—Q

        S—P

例子:

        鬼是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他心里有鬼,所以目光闪烁。

        所以,他心里有人死后的灵魂。


窃取论题


窃取论题谬误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因为它试图避过整个论证的过程。犯这种错误的论述,表面上看是一个论证,但实际上不是。


造成这种谬误的原因是缺乏真实前提为结论提供充足的支持。这种谬误的重要标志是:把有待证明的观点当做不证自明的前提条件。来看如下例子:

        因为雪莉在撒谎,

        所以,雪莉是个撒谎者。


更复杂的例子:

        所有在桌边的人都刮了脸。

        吉姆在桌边。

        所以,吉姆刮了脸。


第一个命题具有所有大前提的标志,但是它的正确性是以结论的正确性为前提的。如果我不是预先知道吉姆刮了脸,那么我就不能确定所有在桌边的人都刮了脸。所以,结论所陈述的只是我们已知的事实。


窃取论题谬误的另一种叫法是循环论证,有时也称为恶性循环

首先,命题A被作为另一个命题B的前提条件;然后,过程被反过来,最初的前提A现在变为结论,而最初的结论B则变为前提。


虚假假设


为了推理过程的进行,我们必须假设一些事情是真的。如果推理过程成功,往往可以证明我们事先假设为真的事物确实为真。

评判假设的一个基本标准是:命题不能违反矛盾律。换句话说,它不能自相矛盾。


稻草人谬误


论证中,我们要对事不对人,要紧扣论证中给定的论点。

在与他人辩论的过程当中,如果你为了削弱对方的论点而故意扭曲其论证过程,那就犯了稻草人谬误。在这个比喻中,“稻草人”意味着容易对付的事物。


误用传统


“以前事情都是这样处理”的事实并不能成为强制后来者遵循老方法的充分理由。到底采取什么方法完全取决于目前的实际情况。


在评价给定的实践时,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实践本身,而不是它的历史。


对于传统,我们还可能犯另一种相反的错误。如果将历史悠久作为坚持传统的唯一原因是不合逻辑的,那么将历史悠久作为拒绝传统的唯一理由同样也不合逻辑。


经验不会因为它背后的历史而变得一无是处。实际上,传统的生命力完全取决于它本身的价值。


以暴制暴


直观上,我们认为两个错误的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事实上,两个错误带来的仍旧是两个错误的命题而已。我们所讨论的这个谬误,可以用如下最简单的方式表示:“因为________ 已经完成,所以现在应该________做。”


实际上先例不能为未来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持,已经完成的行为只有历史意义。在决定先例是否有借鉴意义时,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事物本身的性质。


“他们先做了,所以我们应该以牙还牙。”但是,如果他们所做的是错的,我们的行为就成了一种报复,双方都是错的也不能使这种行为立刻变成对的。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