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风格㈤学着解读伴侣的信号 |《关系的重建》【美国】阿米尔·莱文 ...

回避型依恋风格㈤学着解读伴侣的信号
《关系的重建》
【美国】阿米尔·莱文
【美国】蕾切尔·赫尔勒
试想一下,你若是一个新晋家长,却无法理解小婴儿发出的信号,这对于你来说很难;而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煎熬,他需要使劲地长时间哭泣,才能让你明白他的意思。
而回避型的人群常常感觉自己像那个家长,从伴侣在日常生活和交流所传递出的那些语言或非语言线索所中,正确地发掘出他们的心理状态,这实在不是回避型人群的强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基于自我依靠的信念,回避型人群常常会教诲自己,不要去在乎亲密之人的感受。他们会认为那不关自己的事,伴侣有义务照顾自己的情绪。而这种理解能力的匮乏,导致回避型人群的伴侣们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也导致恋爱关系中的亲密感、温暖和满意度随之锐减。
实验表明:回避型人群对伴侣感受进行感知的精确程度,明显要比焦虑性人群差一些。回避型人群普遍觉得,即使他们对异性表示着迷,伴侣也不会有什么反应。而事实上,他们的伴侣心中是有些不快的。
约翰·格雷(John Gray)在他的畅销作品《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开篇,就提到了自己决定写这本书时灵光一闪的时刻,那就是新家庭成员降生所带来的压力与责任,以及妻子高效的沟通,这件事情帮助约翰激发了自己的安全型相处机制。
这件事也帮助约翰深刻理解到,对妻子幸福感的感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约翰开始由一个只顾自己的感受,对伴侣的需要与不满回应十分被动的人,主动转变为一个带有安全型依恋倾向的人。这种转变对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其实并非易事,但如果你充分敞开心扉去关怀你的伴侣,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也就可以实现这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