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退半尺安南,进一步唐山 ——读《平安批》

2023-06-01 21:20 作者:恩醯NX  | 我要投稿

“批”在潮汕话中就是“信”,平安批就是19世纪末潮汕地区下南洋的番客们历经海上数日颠簸,靠岸抵达后通过批局寄回国内的第一封报平安的信,很多人还会预支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并汇给留守家乡的侨眷。“收到一封平安批,心里的石头就落地了,至于以后,暂时可以不牵挂了。”

本书讲述的就是一段潮汕侨批商人“下南洋”的奋斗史。故事的主角郑梦梅是一位出生书香门第,只上过中学,却擅长诗词书法的乡村文人。而立之年的他决心重振溪前家业,南下暹罗。在那里,他意外地与侨批结缘:从寄出自己的平安批,到帮着不识字的同乡写新年批,再到经营自己的侨批局,并为抗战期间无法正常投递的沉批死批建成沉批博物馆,以警示后人居安思危。郑梦梅的一生也反映了侨批这一世界记忆遗产的历史,更折射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留在潮汕家中的侨眷与下南洋的唐山人之间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联结,对于潮汕文化风俗、一百年前海外侨民的生活、侨批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抗战期间日本在华的残忍行径都有着克制、朴实、多维度多视角的叙述。

很喜欢书中浓浓的潮汕乡土风情和个性鲜明对比强烈的人物形象:溪前与溪后、老祖与儿孙、番客与姿娘、侨商与南洋劳工、传教士与信徒、中国人与外国人等等。

朴素平常的文字,读罢却有一种震撼和感伤:在没有现代通讯技术的时代,背井离乡远赴南洋的侨民克服重重阻碍,进行侨汇和跨国联络。平安批不只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更是许多留守侨眷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和希望;“唐山”也不只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代南洋华侨心中魂牵梦萦的祖国故乡。

“平安批”这三个字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平”是海平面另一边远赴南洋的番客;“安”是留守家中的侨眷,大多是女眷和孩子;而“批”则是他们之间维系情感,诉说甘苦,寄托思念的唯一载体。

P.S. 看到本书和《流俗地》一样已经签了影视版权转化,期待它早日出现在大荧幕上!


退半尺安南,进一步唐山 ——读《平安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